[实用新型]一种能够有效避免蜂蜇的蜜蜂养殖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0386.3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9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罗卫庭;张学文;周绍伦;和绍禹;宋文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红河绿延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47/00 | 分类号: | A01K4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 |
地址: | 661000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有效 避免 蜜蜂 养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有效避免蜂蜇的蜜蜂养殖箱。
背景技术
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非常适合中国山区定点饲养。中华蜜蜂体躯较小,头胸部黑色,腹部黄黑色,全身披黄褐色绒毛。而用来饲养中蜂的蜂箱,是人们在养蜂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发明的养蜂生产设备。追溯其历史,从不同时期使用的蜂箱和不同区域使用的蜂箱情况来看,中蜂箱大约有土(墙)洞蜂箱、木桶(树洞)蜂箱、西方蜜蜂标准箱、中蜂标准箱、过渡式饲养蜂箱、农大小中蜂箱和横卧式标准中蜂箱等几种。而由于中华蜜蜂体躯较小的生物学特点,需要特制一种适合于中华蜜蜂的蜂箱,以便能更好地饲养中华蜜蜂的能够有效避免蜂蜇的蜜蜂养殖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能够有效避免蜂蜇的蜜蜂养殖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底座、底箱、箱盖和箱门,所述的底座设置底箱,所述的底箱上设置继箱,继箱内设置巢框,继箱上部设置箱盖,所述的底箱顶部设置隔王栅,所述的底箱内设置巢框,所述的巢框垂直于箱门设置。
本实用新型将巢框和箱门垂直设置,降低了人员在操作蜜蜂的时候受到蜜蜂的攻击,整个蜂箱的尺寸根据中华蜜蜂的生物学特性设置,整个设计合理,符合中华蜜蜂的生长特性。箱门设置有可活动巢门条,通过开、关扩大或缩小箱门,从而控制蜜蜂单位时间内出入蜂群数量的多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半剖示意图;
图3为图1之A-A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巢框示意图;
其中:1-底座、2-底箱、3-继箱、4-隔王栅、5-箱盖、6-箱门、7-把手、8-巢框、9-附盖、10-保温板、11-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底箱2、箱盖5和箱门6,所述的底座1设置底箱2,所述的底箱2上设置继箱3,继箱3内设置巢框8,继箱3上部设置箱盖5,所述的底箱2顶部设置隔王栅4,所述的底箱2内设置巢框8,所述的巢框8垂直于箱门6设置。
所述的底箱2内与箱门6对应一侧设置保温板10。
所述的底箱2长36.0~38.0 cm,宽为32.0~34.0 cm,高为25.5~27.5cm。
所述的底箱2和/或继箱3上设置把手7。
所述的底箱2 和/或继箱3内设置凸台,所述的巢框8设置框耳与凸台搭接配合。
所述的框耳与巢框8之侧条外缘间距为1.8~2.2cm。
所述的继箱3顶部设置附盖9,所述的附盖9为纱网附盖。
所述的继箱3内设置保温板10。
所述的箱门6处设置巣门条,巣门条通过旋转螺栓固定于底箱2上。
所述的箱盖5侧面对应设置通风孔11。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将巢框和箱门垂直设置,降低了人员在操作蜜蜂的时候受到蜜蜂的攻击,整个蜂箱的尺寸根据中华蜜蜂的生物学特性设置,整个设计合理,符合中华蜜蜂的生长特性。箱门设置有可活动巢门条,通过开、关扩大或缩小箱门,从而控制蜜蜂单位时间内出入蜂群数量的多少。箱体板间的连接以隼槽清缝沾胶拼接。板头间的连接,可用拼达隼加胶钉的方式进行连接,整个蜂箱的制作极其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红河绿延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红河绿延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03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