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悬浮化学物质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1101.8 | 申请日: | 2013-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0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邓晶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李博;邓晶想;邵明省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803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悬浮 化学物质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测量方面仪,特别涉及一种空气悬浮化学物质测量仪。
背景技术
空气悬浮中的化学粉尘物质,大多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逸出的废气和烟尘。一般以气体、蒸汽、雾、烟、尘等不同形式存在,有时则以多种形态同时存在于空气中,对这些危害因素的正确的检测,可以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但是当总悬浮粉尘物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0kPa时,光学尘埃粒子计数器和光学粉尘测量仪进行测量,气流及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空间不同的位置其悬浮粉尘物的分布是不同的,造成测量精确度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气悬浮化学物质测量仪,由测量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组成,其特征是:控制模块连接测量模块和显示模块,测量模块由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组成,控制模块由AT89S51微处理器、硅胶按键、触摸屏组成,硅胶按键总计为6个,显示模块由光报警器、电报警器、浓度显示屏组成,发射单元由采样泵、干燥器、颗粒过滤器组成,接收单元由固态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催化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模数转换器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是测试速度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能检测出多种有毒和可燃气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框架图;
图2为测量模块组成结构图;
图3为控制模块组成结构图;
图4为显示模块组成结构图;
图5为发射单元组成结构图;
图6为接收单元组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空气悬浮化学物质测量仪组成框架图,由测量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组成,其特征是:控制模块连接测量模块和显示模块,测量模块由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组成,发射单元连接接收单元,控制模块由AT89S51微处理器33、硅胶按键320、硅胶按键321、硅胶按键322、硅胶按键323、硅胶按键324、硅胶按键325、触摸屏31组成,硅胶按键总计为6个,显示模块由光报警器41、电报警器42、浓度显示屏43组成,发射单元由采样泵51、干燥器52、颗粒过滤器53组成,接收单元由固态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催化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模数转换器组成,其中模数转换器连接固态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催化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当使用的时候,首先按下开关硅胶按键320,这时测量模块开始启动,发射单元工作,采样泵51开始采集空气,干燥器52干燥空气中的水分,颗粒过滤器53过滤颗粒杂质,过滤颗粒杂质的直径通过硅胶按键321、硅胶按键322调节,其中硅胶按键321下调过滤颗粒杂质的直径,越按硅胶按键321则通过颗粒过滤器53的颗粒杂质越小,硅胶按键322上调过滤颗粒杂质的直径,越按硅胶按键322则通过颗粒过滤器53的颗粒杂质越大,过滤后的气体通过接收单元的固态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催化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获得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成分,模数转换器把获得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成分转化为可视化数值,在浓度显示屏43上显示,如果超过硅胶按键323设定的报警值,则光报警器41、电报警器42进行光闪烁报警、声音报警指示,按下硅胶按键324记录数值,按下硅胶按键325显示空气悬浮多种化学物质,不按下硅胶按键325则显示常规性空气悬浮化学物质,AT89S51微处理器33在测试过程中保护固态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催化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防止有毒气体腐蚀损坏器件。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实用新型的技术人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替换等,均在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李博;邓晶想;邵明省,未经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李博;邓晶想;邵明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1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