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高压脉冲气吹式红枣收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1191.0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5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松;王伟;张宏;罗树丽;杨磊;廖结安;冯伟;赵飞;王浩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里木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6/26 | 分类号: | A01D46/26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2 | 代理人: | 朱永慧 |
地址: | 8433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高压 脉冲 气吹式 红枣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果收获机械设备,用于对枣园中红枣的收获,具体涉及一种高速高压脉冲气吹式红枣收获机。
背景技术
红枣营养丰富且枣树能防风固沙,其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极高。不断推进以防沙治沙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以特色林果业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和内涵丰富的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是新疆十二五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新疆红枣种植面积已突破600万亩,其中矮化密植红枣种植面积已经突破200万亩,且矮化密植红枣种植面积每年以30%速度递增,发展迅猛。
目前红枣的采收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方法,而且在新疆尤其是新疆南疆,由于气候温差大、气候干燥等原因,到了红枣收获季节很大一部分红枣需要人工捡拾,红枣的捡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增加了枣农的种植成本与效益。本红枣收获机的研制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具有工作可靠,收获效率高,对果树无机械损伤的高速高压脉冲气吹式红枣收获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高压脉冲气吹式红枣收获机,主要包括机架1、行走轮8、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左右对称设有两组收获装置,每组所述收获装置包括高压风机2、输风管道3、多个出风口4、出风口摇摆机构5,果实输送带9;
所述出风口4通过软管6与所述输风管道3相连接,位于机架1同一侧的出风口4利用出风口摇摆机构5连接,通过出风口摇摆机构5可以带动出风口4左右或者上下摆动;
所述出风口摇摆机构5包括液压马达11,主动齿轮14、从动齿轮15、前连杆12、后连杆13,摆动齿轮17,齿条16、连接杆18,所述主动齿轮14与液压马达11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从动齿轮15与主动齿轮14相啮合,所述前连杆12与从动齿轮15中心轴连接,前连杆12与后连杆13端部铰接,后连杆13的另一端与齿条16固定连接,摆动齿轮17设于齿条16下方,摆动齿轮17与连接杆18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8与出风口4固定连接,通过摆动齿轮17与齿条16啮合传动,使得连接杆18带动出风口4左右摆动。
所述出风口4最好制作成喇叭口形状,出风口4依据实际需要安装于机架1的左右两侧、上侧或斜置。
所述机架1下方最好设有整机升降液压机构7,所述整机升降液压机构7设于两侧机架1的下部,分为两组,每组整机升降液压机构7均包括液压油缸10。
在使用过程中,红枣收获机在收获过程中,机架骑跨与红枣树之上,将红枣树包围于车架内部。该整机机构既可以采用自走也可利用拖拉机牵引实现收获机的运动。收获机工作时,整机机架骑跨于红枣树之上,高压风机提供的风力,通过输风管道传送到出风口,然后利用出风口摇摆机构使出风口来回摇动,这样就会产生一种高速高压脉冲风力,风力作用于枣树时,会使枣树和枣枝振动,最终实现红枣的分离,分离的红枣会落在输送带上,最终输送到红枣收集箱里。
红枣收获机的行走轮安装于机架的底部,风机安装于机架上,出风口可以以不同排列分布于机架的左右两侧或者顶部,出风口与风机之间依靠输风管道、软管连接,出风口制做成喇叭的形状,或者其它类似的形状,位于同一侧的出风口用连接杆连接,出风口摇摆机构与连接杆连接可以带动出风口左右或者上下摆动(具体根据出风口排列而定)。摇摆机构通过齿条、摆动齿轮带动出风口左右摆动,其摇动频率和摇动幅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此红枣收获机通过整机升降液压机构7可对机架进行高度的调整,可针对不同高度的枣树进行作业,尤其适用于矮化密植型的种植模式的枣树。机械在作业时不直接与枣树接触,可最大程度上降低收获过程中对枣树的损伤。本红枣收获装置具有工作可靠,收获效率高,对果树无机械损伤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参考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出风口摇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出风口摇摆机构的摆动齿轮17,齿条16及连接杆18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为机架,2为高压风机,3为输风管道,4为出风口,5为出风口摇摆机构,6为软管,7为整机升降液压机构,8为行走轮,9为果实输送带,10为液压油缸,11为液压马达,12为前连杆,13为后连杆,14为主动齿轮,15为从动齿轮,16为齿条,17为摆动齿轮,18为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里木大学,未经塔里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11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