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线路养护扒镐窝用扒碴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1648.8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0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盛;李建光;杨泓;宿金元;杜晓峰;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7/04 | 分类号: | E01B27/04;E01B27/1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线路 养护 扒镐窝用扒碴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线路养护维修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线路养护扒镐窝用扒碴叉。
背景技术
当今煤炭行业的大力发展促进铁路运输运量逐年增长,也给铁路线路维修带来诸多问题,导致养护维修作业周期缩短、作业量增大,工具、材料消耗严重。在铁路线路养护作业中同时扒镐窝时使用耙镐,不仅扒碴费力而且轨底下的石碴无法窜出,还要使用石碴叉配合作业,叉子两种维修工具,这种作业方法既费时又费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种方便高效的专用工具用于养护维修过程中,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维修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扒镐窝作业时扒碴费时费力且轨底石碴无法窜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铁路线路养护扒镐窝用扒碴叉。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铁路线路养护扒镐窝用扒碴叉,包括间隔设有3个耙爪的叉头,焊接于叉头上部的叉把,所述叉头为“山”字型,中间的耙爪长,两侧的耙爪短;所述叉把为空心钢管。所述耙爪前端尖,后端钝,两侧耙爪与叉把呈弧形连接。所述叉把为直径30mm,长1.3m的钢管。
在扒镐窝过程中叉头倾斜插入钢轨底,叉身紧贴轨底侧面,以钢轨底侧面为支点利用杠杆作用将石碴撬出枕木盒。利用杠杆原理,可以迅速扒好镐窝,轨底石碴也方便掏空。在作业过程中可以替代石碴叉、耙镐,减少了养护工具的携带。扒碴叉使用废旧的工具加工制成,既缩短了作业时间又节约了资金。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线路扒镐窝作业时可以迅速扒开钢轨两侧石碴,窜出钢轨底部的石碴。能够在维修过程中缩短作业时间,降低劳动强度。通过废旧工具回收再利用,加工方便,有效的利用了废旧的耙镐,使废旧材料成为新的使用工具,既节约了成本,同时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耙爪;2-叉头;3-叉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铁路线路养护扒镐窝用扒碴叉,包括间隔设有3个耙爪1的叉头2,焊接于叉头2上部的叉把3,所述叉头2为“山”字型,中间的耙爪长,两侧的耙爪短;所述叉把3为空心钢管。所述耙爪1前端尖,后端钝,两侧耙爪与叉把呈弧形连接。所述叉把3为直径30mm,长1.3m的钢管。
在扒镐窝过程中叉头倾斜插入钢轨底,叉身紧贴轨底侧面,以钢轨底侧面为支点利用杠杆作用将石碴撬出枕木盒。利用杠杆原理,可以迅速扒好镐窝,轨底石碴也方便掏空。在作业过程中可以替代石碴叉、耙镐,减少了养护工具的携带。扒碴叉使用废旧的工具加工制成,既缩短了作业时间又节约了资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16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