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伤口高负压引流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3663.6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7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24113 浙江省衢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伤口 高负压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用来引流伤口分泌物的伤口高负压引流瓶。
背景技术
所有伤口治疗的原则是首先愈合伤口,并且减少其干扰因素,故需要对伤口进行引流。目前常用的引流装置多为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引流袋或引流球,通过人工挤压的方式,使引流袋或引流球产生负压来引流伤口。挤压所产生的负压是不稳定的,且负压值较小,引流效果并不理想。
避免伤口发炎的关键是伤口表面紧密贴合,消灭死腔,伤口缝隙越小,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越易在增生期关闭伤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能产生强大负压、加快伤口愈合的伤口高负压引流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引流瓶包括设有瓶嘴的透明真空瓶,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引流管和连接管,真空瓶上设有真空指示器,瓶嘴上连接有橡胶管,在橡胶管上夹有真空夹;连接管的一端设有引流管接头,其另一端设有连接管接头,连接管通过连接管接头与橡胶管相连,连接管上夹有控制夹;引流管的一端设有针头,其另一端设有若干个针孔,连接管通过引流管接头与引流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引流管接头呈阶梯形的圆锥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真空瓶上设有若干凹面和刻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针头与引流管之间呈钝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引流瓶由真空瓶、引流管和连接管组成,真空瓶为透明瓶体,上面设有刻度,便于精确测量和观察引流液的情况;引流管接头呈阶梯形的圆锥状,可以连接多种口径的引流管;真空保持夹在使用前保持真空瓶内真空,打开真空保持夹后,真空瓶即产生强大的负压,使伤口分泌物充分引流,伤口在高负压的吸引下紧紧闭合,达到“内固定”的效果,防止形成血清肿,避免伤口内形成潜在的细菌培养基,因而避免炎症发生,也减少了抗生素的用量。血肿的形成是造成术后感染最关键的因素,所以持续伤口引流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伤口感染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真空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包括真空瓶1、引流管7和连接管10。
真空瓶1上设有瓶嘴2和真空指示器5,真空瓶1上还设有三个凹面6和刻度14。瓶嘴2上连接有橡胶管3,在橡胶管3上夹有真空夹4。
连接管10的一端设有引流管接头11,其另一端设有连接管接头13,连接管10通过连接管接头13与橡胶管3相连,连接管上夹有控制夹12。引流管接头11呈阶梯形的圆锥状。
引流管7的一端设有针头8,其另一端设有若干个针孔9,连接管10通过引流管接头11与引流管7相连。针头8与引流管7之间呈钝角。
参见图4,使用时,将引流管7的针头8放置到伤口,检查伤口缝合处有无密闭,打开真空夹4,真空瓶1产生负压,将伤口的分泌物通过引流管7和连接管10吸入真空瓶1内。刻度14用于测量引流量,凹面6便于手持真空瓶1,真空指示器5用于显示真空瓶1内的负压情况,控制夹12用来控制引流量的大小。需要更换真空瓶1时,将连接管接头13从橡胶管3上拧下,即可更换新的真空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36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运动员起跑的指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身高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