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2MW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并头车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3869.9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7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谢文;周云;赵育平;罗锦福;王晓;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9 | 分类号: | H02K15/09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w 风力发电机 转子 车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并头车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双馈电机转子铁心半开口槽结构的转子线圈采用的是铜排,在转子线圈成型时存在比较大的难度和较大的工作量,并且成型后,铜排存在一定的反弹量,在嵌线过程中,每一种线圈的直线边长度、跨距都是一定的,嵌线过程中要对线圈直线边长度、大弯、小弯等各部位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转子N,D端的并头长度尺寸是一定的,为了更好的控制转子N,D端的并头长度尺寸,保证焊接质量,需对每台铜排结构的转子进行并头车削。
目前,对双馈电机铜牌结构的转子并头车削装置采用的是木质圆盘,木质圆盘制造周期长,尺寸控制不精确,更为主要是的是木质圆盘不能重复利用,增加了批量产品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2MW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并头车削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机转子并头车削装置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2MW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并头车削装置包括支架钢圈一、支架钢圈二和四根支架筋;所述支架钢圈二位于支架钢圈一内,所述支架筋连接支架钢圈一和支架钢圈二。
所述四根支架筋长度相同且均匀分布在支架钢圈一和支架钢圈二之间,每根支架筋的二端分别连接支架钢圈一和支架钢圈二。
所述支架钢圈二的内孔尺寸与转子转轴相应档位配合,支架钢圈一的外圆尺寸与转子N端支架或者D端支架外圆尺寸相配合。
所述2MW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并头车削装置所采用的材料为Q235低碳钢;所述支架钢圈一和支架钢圈二分别采用12mm、15mm厚的Q235钢板。
不相邻的两根支架筋上各开有二个工艺孔。
所述支架钢圈二的内孔内径比相应转子转轴的档位外径大1mm。
采用上述实用新型,能方便、精确地进行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并头车削加工,降低了批量生产的成本,并能可靠的保证车削质量,满足生产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2MW双馈风力发电机并头车削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2MW双馈风力发电机并头车削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其中:1.支架钢圈一;2.支架筋; 3. 支架钢圈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2MW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并头车削装置包括支架钢圈一1、支架钢圈二3和四根支架筋2;所述支架钢圈二位于支架钢圈一内,所述四根支架筋长度相同且均匀分布在支架钢圈一和支架钢圈二之间,每根支架筋的二端分别连接支架钢圈一和支架钢圈二。
使用时, 将上述装置装入转轴相应的档位内,在转子相邻线圈间用木块楔紧,在木块楔紧部位的缝隙中填充棉花,保证线圈上、下两层无缝隙,以防止在车削过程中铜屑飞进转子线圈内。用牛皮纸将转子外圆包住(包至两端屑木块处),并用透明胶布粘牢。让线圈搁在本装置上,使所有楔进去的木头都接触到本装置。支架端部用红钢板纸挡住,并用磁铁粘牢使之固定在支架上。
所述2MW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并头车削装置,内孔要跟N端、D端转轴的相应档位配合,支架钢圈二内孔尺寸比相应轴的档位外径尺寸大1mm,便于本装置的拆卸。而两端的档位尺寸不同,所以本装置针对N端、D端各分别设计了一套。所述支架钢圈二的内孔尺寸与转子转轴相应档位配合,支架钢圈一外圆尺寸可参照取转子N端支架、D端支架外圆尺寸,在车削过程中能使转子线圈很好的贴紧本装置,能很好的控制铜排变形。
整个工装所采用的材料为Q235,它为低碳钢,有良好的塑性和焊接性能,成型能力好,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实用性能好,价格相对便宜,性价比高,用途广泛。支架钢圈一和支架钢圈二材料分别采用的12mm、15mm厚的Q235钢板,四根支架筋根据实际尺寸配作的 Q235,其在对称的两根支架筋上开四个工艺孔,便于本装置拆装及端部红钢板纸固定于支架端部,防止车削铜沫进入线圈绕组,消除质量隐患,提高电机绕组的绝缘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38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