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挤防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3881.X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6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盛江峰;王运明;张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振石集团华美复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4 | 分类号: | B32B27/04;B29C70/5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冯新伟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挤薄壁产品,特别是一种拉挤防护罩,主要用在高铁等可能承受横向应力的薄壁产品上。
背景技术
当前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和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高性能复合材料在铁路行业应用日益扩展,特别是热固性拉挤产品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钢铁产品。但是,通常拉挤产品只注重纵向力学强度,采用了大量单向连续纤维以增强纵向强度,产品表面的毡布层仅起到定型作用,往往忽视了其横向性能,特别是一些实际应用中可能承受横向应力薄壁产品。横向耐应力不足会造成产品易断裂、开裂、弯曲等现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拉挤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拉挤防护罩,其特征是拉挤防护罩剖面呈门字型,上部两侧具有圆弧倒角,下部两侧具有过渡边,拉挤防护罩剖面由内向外依次为玻璃纤维束、玻璃纤维毡布、玻璃纤维方格布三层结构,玻璃纤维方格布通过固定连接的经纱和纬纱构成纵横网状结构,玻璃纤维束、玻璃纤维毡布、玻璃纤维方格布之间通过挤压粘接固定。玻璃纤维方格布纬向纱线可为拉挤产品提供横向保护,增强其横向力学性能,达到阻止产品横向开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玻璃纤维毡布的克重为300g/m2,所述玻璃纤维方格布的克重为200g/m2。
本实用新型针对拉挤防护罩产品的横向应力不足现象,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玻璃纤维毡布和玻璃纤维方格布复合共铺的铺设方式,显著提高横向力学强度,有效解决拉挤产品横向易开裂、断裂等现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方便实用,风阻影响小,通过材料铺层结构设计,可以在保证产品纵向方向强度的同时,有效增强其横向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生产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拉挤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椭圆弧所示局部的剖面构造图。
图中:1-本实施例产品,2-成型模具,3-预成型模具,4-玻璃纤维方格布,5-玻璃纤维毡布,6-树脂糊,7-玻璃纤维束,8-集纱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拉挤防护罩采用连续无捻玻璃纤维束7经过集纱器8整理,并在导向浸渍槽中经树脂糊6浸渍,然后牵引至预成型模具3。预成型模具3第一段在玻璃纤维束7外侧添加300g/m2的玻璃纤维毡布5,预成型模具3第二段在玻璃纤维毡布5外侧进一步添加一层200g/m2的玻璃纤维方格布4,三层结构织物一同进入成型模具2。在预成型模具3与成型模具2的挤压作用中,玻璃纤维束7浸渍的树脂糊6会被挤出,由外层的玻璃纤维毡布5和玻璃纤维方格布4吸收。经高温固化成型,在牵引装置和成型模具的拉力和挤压作用下得到相应设计本实施例产品。
在图2中,本实施例剖面呈门字型,上部两侧具有圆弧倒角9,减少风阻影响,下部两侧具有过渡边10,方便本实施例与高铁车厢或其他部分的连接。
本实施例剖面经放大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由内向外依次为玻璃纤维束7、玻璃纤维毡布5、玻璃纤维方格布4,构成“玻纤层—毡布层—方格布层”的有序、复合结构。玻璃纤维方格布4具有纵横网状结构,大幅提高本实施例横向力学强度。
本实施例树脂糊可选用现有技术的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等为主制成的树脂糊。
凡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的等效变换或组合,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振石集团华美复合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振石集团华美复合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38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箱布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防治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饲料和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