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助力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4011.4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6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苗智刚;郑东红;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金钟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1/00 | 分类号: | B62J11/00;B62J17/00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6 | 代理人: | 杨红军 |
地址: | 455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自行车 多功能 助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多功能助力帆,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助力帆,属于电动自行车附件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减少,新型清洁型能源得到了青睐,电动自行车已经得到普及,成为中小型城市上班族的主要交通工具,然而,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加剧了地球温暖化,特别是在夏天,皎阳似火,晒的人大汗淋漓,许多骑车人都手撑太阳伞前行,同样在雨天,很多人也单手骑车,支撑着雨伞,这给行车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骑电动车的人而言,更加危险。另外,在一些刮风天,尽管是顺风而行,有无法驾驭风前行,骑车人都期待着能够在电动自行车上设置一种多功能助力帆,用来遮挡太阳暴晒、防御雨水浇淋,在刮风天驾驭风力前行。
发明内容
针对电动自行车无多功能助力帆,难以防备日晒雨淋、不能乘风前行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助力帆,目的是为了解决骑车人员避开太阳暴晒、防范雨水浇淋、刮风天驾驭风力前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助力帆,包括篷布、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自行车车架上利用固定螺栓固定有扁形金属竖立支撑条支撑着多功能助力帆,所述竖立支撑条上设置有固定长孔,在长孔上利用燕尾螺栓连接着朝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支撑条一端,同时,倾斜支撑条的另外一端支撑着水平支撑条,所述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助力帆向后方向倾斜支撑条是由两个扁形金属支撑条连接而成,中间位置采用折叠连接件,折叠连接件与倾斜支撑条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助力帆向前方向倾斜支撑条与水平支撑条之间的连接为铆钉状连接,铆钉直径小于长孔宽度,所述多功能助力帆篷布呈长方形,覆盖在电动自行车的上端,长方形多功能助力帆篷布周边利用扁形金属支撑条支撑,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多根扁形支撑条,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多根扁形支撑条连接着有相互交叉的多个交叉连接件,所述多根扁形支撑条上设置有长孔,所述长孔中连接着交叉连接件端部,所述相互交叉连接的交叉连接件交叉位置为转动连接,所述多根扁形支撑条上长孔内的连接为铆钉状连接,铆钉直径小于长孔宽度,所述竖立支撑条与水平支撑条的连接位置到水平支撑条后端部距离等于或小于固定螺栓到竖立支撑条与水平支撑条连接位置的距离。
该方案带来的积极效果是:能够使骑车人特别是骑电动自行车人员可在雨天防止被雨淋,在夏天能够避免太阳的暴晒,同时在刮风天气可将该多功能助力帆旋转九十度,当作风帆驾驭顺风,乘风前行。该多功能助力帆可以使用防紫外线篷布,可避免紫外线照射,能够保护皮肤,不需要多功能助力帆时,可沿多功能助力帆宽度方向收缩起来。
附图说明
图1 多功能助力帆的结构示意图。
图2 多功能助力帆顶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2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图中,1-竖立支撑条、2-水平支撑条、3-倾斜支撑条、4-折叠连接件、5-长孔、6-燕尾螺栓、7-篷布、8-固定螺栓、9-交叉连接。
所述多功能助力帆的两个竖立支撑条1的下端利用固定螺栓8将多功能助力帆固定在电动自行车车架上,所述竖立支撑条1上设置有固定长孔5,在长孔上利用燕尾螺栓6连接着朝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支撑条3一端,同时,倾斜支撑条3的另外一端支撑着多功能助力帆顶部长边的水平支撑条2,连接点为可转动连接,所述多功能助力帆篷布7呈长方形,覆盖在电动自行车的上端,长方形多功能助力帆篷布周边同样利用扁形金属支撑条支撑,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多根扁形支撑条,所述长度方向的多根扁形支撑条连接着有相互交叉的多个交叉连接件9,所述多根扁形支撑条上设置有长孔5,所述长孔5中连接着交叉连接件9端部,所述相互交叉连接的交叉连接件9交叉位置属于转动连接,所述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助力帆向后方向倾斜支撑条3是由两个扁形金属支撑条利用折叠连接件4连接而成,连接件与倾斜支撑条3的两个扁形金属支撑条之间是转动连接,所述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助力帆向前方向倾斜支撑条与水平支撑条连接属于铆钉状连接,铆钉直径小于长孔5的宽度,可沿水平支撑条的长孔5活动,所述多根扁形支撑条上长孔5内的连接为铆钉状连接,铆钉可以在长孔5内移动,所述竖立支撑条1与水平支撑条2的连接位置到水平支撑条2后端部距离等于或小于固定螺栓8到竖立支撑条与水平支撑条连接点的距离,其目的是为了不妨碍多功能助力帆由水平方向旋转到垂直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金钟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安阳金钟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40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