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蛇形弹簧联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4586.6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7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强;杨鑫;李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1/05 | 分类号: | F16D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蛇形 弹簧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蛇形弹簧联轴器。该联轴器通过将蛇形弹簧嵌入液压联轴节轮齿的齿槽内,实现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连接,从根本上解决普通刚性联轴器安装难度大、拆卸困难、使用寿命低的问题,属于联轴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冶金、煤炭、运输、化工等行业的机械轴系中,联轴器是机械动力传输最常用的连接部件。随着现代重工机械的不断发展,联轴器传递的扭矩越来越大,这对于联轴器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常用的刚性联轴器安装对中要求高、拆卸劳动强度大,这给日常维护修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而且刚性联轴器主要是通过螺栓杆来实现对中和传递扭矩,长时间使用后螺栓杆很容易松动,导致传动精度和传动效率下降,严重损坏传动机构和负载设备,这是当前刚性联轴器使用过程中长期困扰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蛇形弹簧联轴器。该联轴器通过蛇形弹簧的连接作用及液压联轴节的液压动力,实现对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快速准确连接。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蛇形弹簧联轴器,主要由蛇形弹簧、液压联轴节、铝壳、密封圈、密封垫片、螺栓和油堵组成。其中液压联轴节由外套、内套、活塞压环、密封挡圈、O型圈和油堵组成。其特征在于:蛇形弹簧嵌入液压联轴节轮齿的齿槽内;铝壳将蛇形弹簧及液压联轴节的法兰整体密封,铝壳由上下两个半片组成,且半片之间装有密封垫片,铝壳壳体上装有油堵,铝壳的两端由螺栓紧固,密封圈固定在液压联轴节的外套和铝壳之间;液压联轴节外套的外表面和内套的内表面均为圆柱面,外套的内表面和内套的外表面为具有相同倾斜度的圆锥面且紧贴在一起,外套的内表面上开有螺旋形油槽,外套一端设有轮齿且另一端设有螺纹孔,内套外表面的一端加工有螺纹;活塞压环的内表面与内套的外表面为螺纹连接,活塞压环的外侧端面设有圆柱盲孔;密封挡圈安装在内套上并处于活塞压环的前端;O型圈固定在液压联轴节的一端,处于内套和外套之间;外套上设有液压油道,液压油道分别与螺旋形油槽和液压油腔相连,液压油道靠近外套外表面的末端装有油堵。
本实用新型利用蛇形弹簧实现液压联轴节的连接,利用液压提供的动力实现液压联轴节对轴的抱紧,具有整机零件少、结构简单、拆装维修方便、传动效率高、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液压联轴节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液压联轴节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中各部分为:1—密封垫片,2—蛇形弹簧,3—密封圈,4—液压联轴节,5、10、12—油堵,6—螺栓,8—铝壳,9—密封挡圈,11、13—液压油道,14—轮齿,15—外套,16—内套,17—螺旋形油槽,18—O型圈,19—圆柱盲孔,20—活塞压环,21—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蛇形弹簧联轴器,主要由蛇形弹簧2、液压联轴节4、铝壳8、密封圈3、密封垫片1、螺栓6和油堵组成。其中液压联轴节4由外套15、内套16、活塞压环20、密封挡圈9、O型圈18、油堵10和12组成。其特征在于:蛇形弹簧2嵌入液压联轴节轮齿14的齿槽内;铝壳8将蛇形弹簧2及液压联轴节的法兰整体密封,铝壳8由上下两个半片组成,且半片之间装有密封垫片1,铝壳壳体上装有油堵5,铝壳的两端由螺栓6紧固,密封圈3固定在液压联轴节4的外套15和铝壳8之间;液压联轴节4的外套15的外表面和内套16的内表面均为圆柱面,外套15的内表面与内套16的外表面为具有相同倾斜度的圆锥面且紧贴在一起,外套15的内表面上开有螺旋形油槽17,外套15一端设有轮齿14且另一端设有螺纹孔21,内套16外表面的一端加工有螺纹;活塞压环20的内表面与内套16的外表面为螺纹连接,活塞压环20的外侧端面设有圆柱盲孔19;密封挡圈9安装在内套16上并处于活塞压环20的前端;O型圈18固定在液压联轴节的一端,处于内套16和外套15之间;外套15上设有液压油道11和13,液压油道分别与螺旋形油槽17和液压油腔相连,液压油道11和13靠近外套15外表面的末端装有油堵10和12。
装配之初,把密封圈3分别安装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将液压联轴节4的内套16套在轴端的外表面,首先通过油道13向外套15内表面的螺旋形油槽17内泵入高压油,然后利用中压油泵通过油道11向液压油腔内泵油,最后待外套15轴向完全移动到位后,将高压油和中压油依次放出,内套16紧压在轴端的外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4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长夹套
- 下一篇:自走式秸秆收割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