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翅式双流程水冷中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4746.7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2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健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09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翅式 双流 水冷 中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中冷器,尤其涉及一种水冷式中冷器。
背景技术
水冷式中冷器是以低温水为散热介质来冷却高温增压空气的一种散热器。由于要求其散热功率高,同时受到安装空间的限制,中冷器的体积不能太大,因此普遍采用全铝板翅式结构、通过折叠成锯齿状的风道翅片与低温水进行热交换。目前,传统结构的水冷式中冷器结构复杂、散热功率较小,不能满足打动率增加发动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散热功率大的板翅式双流程水冷中冷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固定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散热芯体、分别固定在该散热芯体两侧的左端板和右端板、固定在所述顶板上的两个管嘴;所述散热芯体由若干个叠摞在一起的散热单元、固定在相邻所述散热单元之间折叠成锯齿状的翅片构成,所述散热单元由表面设有盆腔结构且背面设有两个通水筒的两块筋板对合而成,各通水筒与所述盆腔连通;相邻散热芯体之间的各通水筒对接连通,最底层筋板的两个通水筒由底板封堵、最上层筋板的两个通水筒分别与两个管嘴连通。
盆腔的底面有将其分隔为U字形流道的凸棱;盆腔底面分布有若干向上凸起的加强筋;各加强筋与水流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各散热单元内设置了凸棱,因此冷却水能够沿U字形的流道流动,提高了热交换效率;由于在各散热单元内设置了加强筋,不仅可使冷却水形成紊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而且也增加了构成散热单元的筋板强度,同时也增大了两块筋板对合焊接的面积、提高了散热芯体的整体强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强度好、散热功率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散热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向视图;
图5是图4中的B—B剖视图;
图6是图4中的C—C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D—D剖视图;
图9是图7中的E—E剖视图;
图10是图7中的F—F剖视图。
图中:管嘴1、筋板2、加强筋3、翅片4、折边5、右端板6、底板7、左端板8、通水筒9、顶板10、凸棱11、流道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10所示:散热芯体固定在顶板10和底板7之间,该散热芯体的左侧固定有左端板8、右侧固定有右端板6,顶板10上固定有两个管嘴1。所述散热芯体由若干个叠摞在一起的散热单元、固定在相邻散热单元之间折叠成锯齿状的翅片4构成。所述散热单元由表面设有盆腔结构的两块筋板2对合而成,每块筋板2的背面各有两个与所述盆腔连通的通水筒9;相邻散热芯体之间的各通水筒9对接连通,位于最底层那块筋板2上的两个通水筒9由底板7封堵、位于最上层那筋板2上的两个通水筒9分别与两个管嘴1连通。
为了延长冷却水流动时间、提高热交换效率,在盆腔的底面压制有向该盆腔方向凸起的凸棱11,该凸棱将该盆腔分隔为U字形流道12。为了延长冷却水驻留时间,同时也为了提高筋板2的强度以及增大焊接面积,在盆腔的底面分布有若干向该盆腔方向凸起的加强筋3;各加强筋3轴线与水流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为了增大筋板2与右端板6之间的焊接面积,筋板2的右侧有向其背面翻出的折边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47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材料燃气动力装置
- 下一篇:冷凝式汽车尾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