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体感全平衡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5040.2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8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左国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左国刚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K3/00;B62M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体感全 平衡 电动车 | ||
1.一种智能体感全平衡电动车,包括车体外壳、轮子、立柱、脚踏板、电源、电机、双轮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本智能体感全平衡电动车有两个轮子、一个制动电机,双轮共用一个制动电机,实现全轮驱动,制动电机设置于双轮之间,双轮通过制动电机平行连接固定;控制系统与电源设置于双轮上方的车体外壳内部;两脚踏板通过双轮轴上固定的立柱分设于双轮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体感全平衡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轮通过制动电机平行连接固定,双轮及制动电机构成中心点对称,并且重心点与中心点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体感全平衡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电机为轮毂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体感全平衡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毂电机上设有三个霍尔传感器,三个霍尔传感器之间按120°平均分设于轮毂电机线圈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体感全平衡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轮轮胎中心之间的距离在3cm-12c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体感全平衡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轮轮胎中心之间的距离在5cm-10c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体感全平衡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在车体外壳上进一步设置有车况信息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体感全平衡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外壳上的车况信息系统包括电源电量信息指示,及、或电量用竭前警报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体感全平衡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外壳上的车况信息系统包括运行距离或剩余运行距离信息指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体感全平衡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外壳上的车况信息系统包括运行速度指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体感全平衡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包括体感平衡系统、电控系统及信息处理系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体感全平衡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不包含双轮差速控制系统。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体感全平衡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与电源设置于双轮上方的车体外壳内部,控制系统与电源的重心在双轮与制动电机的重心与水平面的垂直沿线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体感全平衡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踏脚板可在工作位置与储藏位置之间转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智能体感全平衡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踏脚板在储藏位置时通过踏脚板内设置的磁铁与车体外壳内的磁铁对吸固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体感全平衡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踏脚板设置于立柱上的位置上下可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左国刚,未经左国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504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密度刨花纤维板
- 下一篇:高压设备绝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