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真空输送机无菌反吹气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5081.1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7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强;陈跃武;康国利;闫星宇;李浩;马敏肖;王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星制药设备(石家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24 | 分类号: | B65G53/24;B65G5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真空 输送 无菌 反吹 气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借助于真空吸力来传送颗粒和粉末物料的输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真空输送机无菌反吹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输送机是一种借助于真空吸力来传送颗粒和粉末状物料的输送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化工、陶瓷、饲料、颜料、染料、农产品的生产和科研领域。使用真空输送机可大大减少车间内的粉尘污染,提高洁净度,显著提高生产能力,并大量节约人力,减少污染,安全可靠。
真空输送机的工作原理为:1.在压缩空气的驱动下,多级喷射真空泵产生真空;2.出料底阀关闭,同时粉体料仓及输送管道内产生真空;3.在真空作用下,物料由吸料位置经输送管道及进料口被吸入粉体料仓;4.过滤器很好地阻止粉体及颗粒进入真空泵并散发至大气中,达到被输送物料与气体的分离;5.当吸取物料时间达到所设定参数时,真空泵自动停止运行,出料底阀打开,输送设备内外压力达到平衡,物料下落至出料位置。同时,反吹气囊内的无菌氮气释放,产生脉冲式气流及震动,自动清洁黏附于过滤器上的粉体颗粒;6.当出料时间达到所设定参数时,真空泵再次工作,开始新一轮的循环。整个输送过程中,吸料及出料时间由气动控制器控制。
其中反吹气囊是一个关键部件,它通过释放无菌压缩氮气,产生脉冲式气流及震动,自动清洁黏附于过滤器上的粉体颗粒,原结构中的反吹气囊通过压缩空气控制,气囊主体材质多为注塑尼龙,密封件为硅胶材质,不能在线清洗、灭菌;原设备使用压缩空气,不能用于无菌环境;采用螺栓连接,拆卸清洗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真空输送机无菌反吹气囊装置,它采用新型的密封件,通过无菌氮气实现密封,改进提高了真空上料机整体使用性能,有利设备应用于无菌工况,拆卸方便,减少了操作维护时间。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清洗灭菌接口1、密封垫2、卡箍3、气囊主体4和关键密封件5;上下气囊主体4通过卡箍3卡接,上下气囊主体4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2,清洗灭菌接口1设置在气囊主体4的下部,密封件5设置在气囊主体4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采用新型的密封件,通过无菌氮气实现密封,改进提高了真空上料机整体使用性能,有利设备应用于无菌工况,拆卸方便,减少了操作维护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清洗灭菌接口1、密封垫2、卡箍3、气囊主体4和关键密封件5;上下气囊主体4通过卡箍3卡接,上下气囊主体4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2,清洗灭菌接口1设置在气囊主体4的下部,密封件5设置在气囊主体4的内部。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气囊主体采用卡箍连接,关键密封件采用新型结构,可以通过无菌氮气实现密封,气路采用进口高温气管、卡箍连接;控制部件采用德国进口阀门、耐水耐高温;整体结构改为快装卡箍连接、拆卸检修极为方便;从而实现无菌反吹,在线清洗、灭菌。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新型的密封件,通过无菌氮气实现密封,改进提高了真空上料机整体使用性能,有利设备应用于无菌工况,拆卸方便,减少了操作维护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星制药设备(石家庄)有限公司,未经奥星制药设备(石家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50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矩阵吸料分配器
- 下一篇:包装设备的罐抓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