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层建筑用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5929.0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7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吴烁鑫;郭挺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珠江电线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22;H01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1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适合高层建筑使用的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对电缆的抗拉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是由于在电缆垂直悬挂的部位,电缆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产生内部拉力,这部分拉力往往集中施加于电缆内部的导电铜线上,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电缆的导电能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对于具有钢带铠装层的电缆,由于铠装钢带之间是螺旋包裹的,自身难以实现抗拉效果,而且钢带铠装的使用又增加了电缆的重量,进而增大了电缆内部拉力的破坏性,同时钢带铠装的重力也会作用到其外部的护套层,长时间使用外部护套层会出现开裂、断折等现象。另外,由于导体内芯由多股金属线材绞制而成,金属线材向外存在扩张的应力,这种应力的长期存在容易破坏绝缘层。另一方面,相邻的线材中间会存在空隙,也会妨碍电流在相邻电线之间的流动,减弱了金属材料的导电性能。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电缆存在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电缆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积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重量轻,抗拉强度高、导电性好和寿命长的电缆,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高层建筑使用电缆的成型结构,使其更具有竞争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高层建筑使用的电缆抗拉强度低,使用寿命短,安全性差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新型提供的高层建筑用电缆由外到内依次由外护套、钢带铠装层、轻质弹性绝缘层、内绝缘层和导体内芯组成,其中钢带铠装层中编织有4根均匀分布的承拉钢丝绳,其中导体内芯由主电线、空隙电线和外层线材组成,主电线横截面为圆形,空隙电线横截面为三角形,外层线材由16股线材相互嵌合而成,嵌入部分为楔形,轻质弹性绝缘层的厚度与钢带铠装层的厚度比为1~2:1,内绝缘层厚度与轻质弹性绝缘层的厚度比为1:3~5,承拉钢丝绳与钢带铠装层为固定连接。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本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钢带铠装层一般为多层钢带绕包制成,钢带铠装层在电缆中所占的重量比重最大,通过在钢带铠装层中间设置4根固定连接的钢丝绳,在电缆架设完毕后,固定钢丝绳,能很好的起到承拉作用,且由于4根钢丝绳在钢带铠装层的内部,并不会给电缆增加额外的固定钢丝绳的操作工序,在实际应用中,可选用几根或者全用;而在钢带铠装层和内绝缘层之间加设轻质弹性绝缘层在厚度上是替代了现有电缆中的部分内绝缘层,以减轻现有电缆的重量,同时弹性的绝缘层可以很好的减弱由钢带铠装层的重力作用给导体内芯带来的下拉作用,从而能提高电缆在高层建筑中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另外,导体内芯外层由16股外层线材无间隙拼合而成,不易松散,金属线材成型后向外施加的应力减弱,对绝缘层的扩张作用力小,在提高金属线材紧密程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寿命及安全性;采用空隙电线对相邻主电线的空隙位置进行填充,有效地提高了金属材料的紧密程度,进而提高了电缆用金属材料的导电性能。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层线材;2、内绝缘层;3、承拉钢丝绳;4、轻质弹性绝缘层;5、钢带铠装层;6、外护套;7、嵌入部分;8、主电线;9、空隙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层建筑用电缆由外到内依次由外护套6、钢带铠装层5、轻质弹性绝缘层4、内绝缘层2和导体内芯组成,其中钢带铠装层5中编织有4根均匀分布的承拉钢丝绳3,其中导体内芯由主电线8、空隙电线9和外层线材1组成,主电线8横截面为圆形,空隙电线9横截面为三角形,外层线材1由16股线材相互嵌合而成,嵌入部分7为楔形。轻质弹性绝缘层4的厚度与钢带铠装层5的厚度比为1~2:1,内绝缘层2厚度与轻质弹性绝缘层4的厚度比为1:3~5。承拉钢丝绳3与钢带铠装层5为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珠江电线厂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珠江电线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59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