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通用敞车中梁盖板的组装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5956.8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1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章超荣;王秀琴;徐雅彬;金锋;张瑞增;闫保营;李霞;杨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通用 敞车 盖板 组装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定位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C80型铝合金通用敞车中梁盖板的组装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中梁盖板组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底架工序中大横梁和工艺侧梁的组装质量,因此中梁盖板组装是中梁组成工序的重要环节。如图1所示,在C80型铝合金通用敞车的盖板组装过程中,中梁7为帽型钢,需要将由两个角钢组成的中梁盖板4焊接在中梁7的上翼面边缘。由于中梁盖板组装过程中,中梁盖板4与中梁7搭接量较少,并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在中梁7上划线定位组装,因此不仅辅助时间长、效率低,而且天车(又称桥式起重机)在调运过程中需要分两次吊运中梁盖板4重复进行定位组装,组装时人工手扶中梁盖板4,且中梁盖板4因为重心问题会向下翻,因此在定位组装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减少天车吊运次数减少安全隐患,并且提高组装效率的组装定位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天车吊运次数、提高中梁盖板组装效率的用于C80型铝合金通用敞车中梁盖板的组装定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通用敞车中梁盖板的组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支撑板、两支板和两立板;两所述支板平行且对称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上两侧边沿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支板为下侧中心位置具有一半圆孔的矩形板,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板的固定位置为无半圆孔的上侧;两所述立板平行且对称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上两端头处,所述立板为下侧具有若干螺栓孔的矩形板,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立板的固定位置为无螺栓孔的上侧。
所述支撑板为一具有两个等大且对称设置的中空矩形孔的矩形框架,且所述矩形框架的宽度相等。
所述支板的半圆孔半径为40mm。
所述立板的螺栓孔为4个。
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板和所述立板厚度均为12mm的钢板。
两个所述立板上各连接一中梁盖板,两个所述中梁盖板的宽度与所述支板的长度总和与所述支撑板长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支撑板的一侧设置具有用于避开中梁盖板组装时中梁外侧埋弧焊缝的半圆形孔的支板,在其另一侧的两端设置具有若干螺栓孔的立板,并将中梁盖板通过定位螺栓固定在一起,中梁盖板上可以根据板长设置多套本实用新型,采用此种方式将两个中梁盖板设计为一体,确保两个中梁盖板相对位置保持一致,有效提高组装精度及组装质量,并且天车的使用次数也减为原来的一半,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安全隐患也明显降低。2、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采用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等大的中空矩形孔的矩形框架,保证在工装刚度的前提下,减轻工装重量,并且其尺寸是按照中梁盖板间的相对位置确定,有效保证固定过程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用于通用敞车中梁盖板的组装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中梁盖板与中梁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立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支撑板1、两支板2和两立板3。
支撑板1为一具有两个等大且对称设置的中空矩形孔的矩形框架,两支板2平行且对称焊接在支撑板1的长度方向上两侧边沿的中心位置处,支板2为下侧中心位置具有一半圆孔的矩形板,且支撑板1与支板2的焊接位置为无半圆孔的上侧。两立板3平行且对称焊接在支撑板1的宽度方向上两端头处,立板3为下侧具有若干螺栓孔的矩形板(如图4所示),且支撑板1与立板3的焊接位置为无螺栓孔的上侧。
上述实施例中,支撑板1中框架的宽度优选相等,支板2的半圆孔半径优选为40mm,立板3的螺栓孔优选为4个。
上述实施例中,支撑板1、支板2和立板3厚度均优选为12mm的钢板。
上述实施例中,所有焊接位置均需要焊后磨平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59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控制驱动装置的Y型三通球阀
- 下一篇:T形三通球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