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驱动钵苗移栽纵向送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6954.0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5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左彦军;宋志超;于晓旭;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驱动 移栽 纵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栽植机具上的钵苗移栽纵向送秧机构。
背景技术
钵苗移栽已成为增加粮食产量最直接的一种机械化种植方式,相应的配套机械也在逐渐发展,钵苗的纵向送秧机构则成为秧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有钵苗移栽机送秧机构多为棘轮——连杆组合机构,其机构传动不平稳、传动比不精确、工作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且作业中振动和噪音大,易造成秧苗从钵体中震落。由于钵苗移栽每次送秧角度固定,每钵体之间距离固定,所以要求纵向送秧距离准确,即要有精确的传动比,从而不出现误差积累,否则会损坏秧盘,移栽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齿轮驱动钵苗移栽纵向送秧机构,达到送秧准确、振动小、噪音小、传动稳定、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送秧准确、连续作业且无积累误差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齿轮驱动钵苗移栽纵向送秧机构包括秧箱侧支架及配装在秧箱侧支架上的送秧轴,在送秧轴上、位于秧箱侧支架的内侧固装送秧轮,在送秧轴上、位于秧箱侧支架的外侧固装送秧轴驱动齿轮,在秧箱侧支架上、位于送秧轴的侧下方可转动地配装转臂轴焊合,内棘轮与外齿轮组合体可转动地安装在转臂轴焊合上,棘爪和弹簧片固装在转臂轴焊合上,所述棘爪与内棘轮与外齿轮组合体的内棘轮齿卡入接触配合,所述弹簧片压靠在棘爪上,所述内棘轮与外齿轮组合体的外齿轮与送秧轴驱动齿轮啮合,内棘轮与外齿轮组合体与送秧轴驱动齿轮的传动比为1:2,推拉杆与转臂轴焊合铰连接。
本发明采用棘轮和齿轮组合机构,传动精确,保证了钵苗移栽机的秧箱纵向输送秧钵位置准确,避免了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传动不稳定、振动和噪音问题,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合理、紧凑、作业质量好、秧盘无损坏、作业故障少、使用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齿轮驱动钵苗移栽纵向送秧机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
1、秧箱侧支架、2、送秧轴、3、送秧轮、4、推拉杆、5、转臂轴焊合、6、棘爪、7、弹簧片、8、内棘轮与外齿轮组合体、9、送秧轴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齿轮驱动钵苗移栽纵向送秧机构包括秧箱侧支架1及配装在秧箱侧支架1上的送秧轴2,在送秧轴2上、位于秧箱侧支架1的内侧固装送秧轮3,在送秧轴2上、位于秧箱侧支架1的外侧固装送秧轴驱动齿轮9,在秧箱侧支架1上、位于送秧轴2的侧下方可转动地配装转臂轴焊合5,内棘轮与外齿轮组合体8可转动地安装在转臂轴焊合5上,棘爪6和弹簧片7固装在转臂轴焊合5上,所述棘爪6与内棘轮与外齿轮组合体8的内棘轮齿卡入接触配合,所述弹簧片7压靠在棘爪6上,所述内棘轮与外齿轮组合体8的外齿轮与送秧轴驱动齿轮9啮合,内棘轮与外齿轮组合体8与送秧轴驱动齿轮9的传动比为1:2,推拉杆4与转臂轴焊合5铰连接。
作业过程如下:当秧箱往复运动到一端后,推拉杆4迅速往复运动一次,推拉杆4驱动转臂轴焊合5转动一定角度,棘爪6驱动内棘轮与外齿轮组合体8转动一定角度,内棘轮与外齿轮组合体8驱动送秧轴驱动齿轮9转动一定角度,使送秧轴2转动相同角度,送秧轮3随送秧轴2转动同一角度;与此同时转臂轴焊合5恢复原位,棘爪6在内棘轮与外齿轮组合体8内打滑转一定的齿数,但不驱动内棘轮与外齿轮组合体8转动,从而完成一次纵向精确钵苗送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69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偏心结构的复合式轴承
- 下一篇: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