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合反应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8043.1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8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曾台彪;齐兆雄;吴维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 反应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聚合物的反应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聚合反应炉。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人们对低ESR电容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其中,导电聚合物如聚噻吩,聚吡咯,聚苯胺及其衍生物因具有高的导电率,从而广泛被用作电容阴极材料。在这些导电聚合物中,聚噻吩因在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下化学性质非常稳定,而成为电容器阴极材料的首选。
但是现有聚合反应炉所制备的电容器的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差的缺陷,产品的不良率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合反应炉,用于提高电容产品电学参数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下述手段予以解决:
一种聚合反应炉,包括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反应炉腔和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口连通的循环风道,还包括温湿度控制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温湿度控制器连接的变频风机、加热装置、加湿装置和温湿度监控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发热体、所述加湿装置的湿气出口均设置在所述循环风道内;所述温湿度监控装置的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反应炉腔内。
优选地:
所述变频风机设置在所述循环风道与所述出气口的连通处,用于将反应炉腔内的气体吹入所述循环风道。
所述发热体和所述湿气出口均设置在所述变频风机与所述进气口之间。
还包括用于去除湿气出口所送出的湿气中的雾水的循环除雾装置。
所述进气口设有进气面积控制筛板用于控制进气口的进气面积。
所述循环风道与所述进气口的连通处设有排叶气体导向装置。
所述循环风道设有排气口和换气口,所述换气口连接有一个换气装置用于向所述循环风道内鼓入新空气,所述排气口设有排气比例阀用于控制排气口的开合程度。
所述反应炉腔内设有用于安装电容器固定板的固定担架,所述聚合反应炉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担架进行选择的担架旋转装置。
经研究发现,电容产品的导电聚合物在化学聚合反应过程中的温湿度对于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聚合反应炉设置有温湿度监控和加热、加湿装置实现反应炉腔内的温湿度控制,从而可通过可控的温湿度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优选方案中设置循环除雾器能够避免加湿装置的水雾影响聚合反应;进气口设置进气面积控制筛板则可根据变频风机的风速调整进气面积,以维持聚合反应腔内的气压;排叶气体导向装置有利于进气口各个部位的进气均匀;排气口和换气口便于聚合反应过程中进行换气,及时更换新鲜空气;担架旋转装置驱动担架上的电容器旋转,可使得聚合反应的液体在产品各个部位分布均匀,避免因重力作用使得产品底部与顶部聚合物厚度不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聚合反应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聚合反应炉,包括设有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3的反应炉腔100和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101、所述出气口103连通的循环风道200;还包括温湿度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以及分别与所述温湿度控制器连接的变频风机300、加热装置400、加湿装置500和温湿度监控装置600;加热装置400的发热体401、加湿装置500的湿气出口501均设置在循环风道200内;温湿度监控装置600的温湿度传感器601设置在反应炉腔100内。
所述温湿度控制器优选采用可编程的微控制器,例如PLC控制器等,其用于控制变频风机300、加热装置400、加湿装置500的工作,从而控制反应炉腔内的温度和湿度。
本实施例中,反应炉腔100的进气口101设置在底部、而出气口103设置在顶部,循环风道200设置在反应炉腔100的外周,变频风机300设置在循环风道200与出气口103的连通处,用于将反应炉腔100内的气体鼓入循环风道200,气体经循环风道200再从进气口101进入反应炉腔100内,从而形成气体循环。
发热体401和加湿器的湿气出口501均设置在变频风机300和进气口101之间,其中发热体401靠近变频风机300。为避免加湿器500带入大量的水雾至反应炉腔100,本实施例还设置了循环除雾装置700,用于去除湿气出口501所送出湿气中的水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80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的沥青盛样瓶
- 下一篇:水冷等温型甲醇合成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