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SCR烟气脱硝系统的旋流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8905.0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7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军;张殿军;刘恒宇;栾世健;赵丰宇;崔凯;黄莺;于景泽;郭飞;韩升利;王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56;B01F5/00;B01F3/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scr 烟气 系统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SCR烟气脱硝系统的旋流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以煤炭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烟气排放量巨大,造成了大气质量严重恶化,其中氮氧化物(NOx)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尤为明显。脱除NOx的方法有多种,其中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方法(SCR),利用氨(NH3)作还原剂,因其技术成熟可靠、脱硝效率高、选择性好、性价比高,在新建及改造电厂中多采用SCR技术使NOx还原为对环境无害的氮气(N2)和水(H2O),化学反应式为:
采用SCR技术,脱硝过程发生在在催化剂区域,影响脱硝效率的因素有:烟气中的NOx和NH3的混合的均匀度和烟气速度的均匀度。现有的锅炉脱硝系统烟气速度的均匀度可以得到保证,脱硝效率低的关键原因为NH3浓度的均匀度低。由于NH3分布不均,较淡的区域,NOx脱除率低;较浓的区域,氨逃逸量大。逃逸后的NH3可以与烟气中的SO3反应生成NH4HSO4,NH4HSO4会引起空气预热器腐蚀、积灰,压损增大,对引风机、送风机造成较大影响,提高了运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SCR烟气脱硝系统的旋流混合装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SCR烟气脱硝系统的旋流混合装置,其组成包括: 喷氨管道,所述的喷氨管道设置在省煤器出口烟道的上升管道内,在所述的喷氨管道上安装有一组氨喷头,所述的喷氨管道与喷氨烟道连接,在所述的喷氨烟道内安装有旋流混合器组,所述的喷氨烟道与装有催化剂的催化剂烟道相通,在所述的催化剂烟道的入口处设置有导流叶片,在所述的催化剂烟道的上部安装有整流格栅。
所述的用于SCR烟气脱硝系统的旋流混合装置,所述的喷氨管道包括喷射方向向上的和向下的氨喷头,所述的旋流混合器组包括一组旋流器,沿锅炉深度方向布置有1~4列所述的旋流器,所述的旋流混合器组与所述的省煤器出口烟道的烟道壁连接。
所述的用于SCR烟气脱硝系统的旋流混合装置,所述的旋流器由内筒、外筒和旋流叶片组成,所述的内筒、所述的外筒同轴线设置,所述的内筒中空,所述的旋流叶片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的内筒、所述的外筒间环形区域,所述的旋流叶片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的内筒、所述的外筒,所述的旋流叶片与所述的内筒轴线倾角为15°~70°,每个所述的旋流器的旋流叶片倾斜方向一致,且倾角相等,所述的旋流器的旋流叶片为3~15个。
所述的用于SCR烟气脱硝系统的旋流混合装置,在所述的省煤器出口烟道前部安装有省煤器出口灰斗,在所述的省煤器出口烟道后部安装有喷氨烟道入口灰斗,所述的省煤器出口烟道与所述的喷氨烟道相通。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旋流混合器组安装在喷氨管道上方,对经过的烟气产生强烈旋流现象,利用旋流增加烟气扰动,提高了烟气与氨的混合效率,降低氨的不均匀性,有利于锅炉提高脱硝效率,使氨逃逸率降低,减轻由逃逸造成的下游设备的堵塞和腐蚀,提高机组的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氨注入量和增大催化剂体积的条件下,提高了脱硝效率和氨使用率,降低了氨逃逸率,减轻了氨对下游受热面和设备的负面影响。对锅炉设计工作来说,可以适当降低喷氨烟道高度,提高了设计工作的灵活性;对电厂来说,有利于电厂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安装方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本实用新型的喷氨管道带有多个氨喷头,如果烟道中的烟尘含量在经过省煤器烟斗和喷氨烟道入口灰斗后,满足氨喷头阻塞和磨损的要求,氨喷头可以采取向下喷射氨的型式,否则应采取向上喷射。向下喷射的型式增加了氨与烟气混合的时间,能更好的降低氨的不均匀性,增加脱硝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省煤器出口烟道,2为省煤器出口灰斗,3为喷氨烟道入口灰斗,4为喷氨管道,5为旋流混合器组,6为喷氨烟道,7为导流叶片,8为整流格栅,9为催化剂烟道,10为催化剂,11为催化剂烟道出口。
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8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