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肩锁关节弹性微动固定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8995.3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6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照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照文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3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关节 弹性 微动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肩锁关节弹性微动固定板,属人体内植入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移位较大的肩锁关节损伤,一般通过手术治疗。目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大致包括: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术、喙锁韧带修复重建术、关节镜下重建技术、钩钢板固定技术等。由于钩钢板固定技术只需将钩钢板的尖钩头插入肩胛骨下方,然后用螺钉将钢板本体固定即可,操作比较方便,近年来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手术治疗各种肩锁关节脱位的首选治疗方法。但钩钢板固定术因其结构设计缺陷,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肩关节外展时会发生尖钩头与肩峰下方骨膜的摩擦,且插入肩胛骨的尖钩头由于杠杆作用使肩峰向上的压力过大;同时,锁骨远端往往过度下压,造成锁骨的压力过大,致使患者感觉压榨样疼痛难忍;且由于钩钢板的尖钩头占据了肩峰的下空间,增加了“第二肩关节腔”的压力,患者也会感到压胀、不舒服。二是因钩钢板无法完全控制肩锁关节的活动范围,控制尖钩头微动的阻力是依靠肩峰拱形隆起后缘提供的,因此,肩峰后缘在点应力的切割下被逐渐磨损,造成肩峰下骨溶解,严重时可导致肩峰骨折;另外,由于肩峰后方的拱形隆起限制了钩钢板后方的位移空间,而其前方只有软组织阻挡,故钩钢板安装后不能控制肩锁关节的间隙大小及活动范围,患者肩部不能正常活动,易出现手术复位后肩锁关节的对应位置或肩锁关节的间隙大小不理想,钩钢板难以放至理想位置,钩从肩峰下滑脱,肩峰下过多软组织被勾住、刺伤等,导致手术中修复的肩锁韧带等结构愈合不佳,肩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受限;患肩活动时有响声、脱钩、钩钢板取出后因肩锁韧带松弛等原因而复发肩锁关节脱位,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应肩锁关节各方向的微动,可控制肩锁关节的间隙大小及活动范围,固定牢靠,安装、定位简便准确;不损伤关节面,受个体骨骼解剖差异影响小,应力分散,与人体肩锁关节生理活动度基本匹配,能解决现有钩钢板结构使肩峰及锁骨压应力过大,造成患者疼痛、压胀、不舒服;且不能控制肩锁关节的间隙大小及活动范围,损伤肩峰下软组织或骨组织,术后复发率或取出内固定后复位丢失率偏高问题的肩锁关节弹性微动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肩锁关节弹性微动固定板包括微弧形主板、U形结构、左扭板和右扭板,其特征在于:微弧形主板的一端对称制作有左扭板和右扭板,左扭板和右扭板与微弧形主板之间通过U形结构连接,微弧形主板的弧形面与肩胛骨的弧面相吻合;所述的U形结构能在水平面和垂直面上作伸缩调节;所述的左扭板呈左旋扭曲状态,右扭板呈右旋扭曲状态,左扭板和右扭板扭曲后与肩胛骨的曲度相吻合;所述的微弧形主板、左扭板和右扭板上制作有固定孔,固定孔内制作有螺纹,微弧形主板通过螺钉贴合安装在锁骨上,左扭板和右扭板通过螺钉前后包覆安装在肩胛骨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肩锁关节弹性微动固定板通过在两个U形结构上分别制作的左扭板和右扭板,实现微弧形主板、左扭板、右扭板对肩锁关节的固定,可控制肩锁关节的间隙大小、矢状面和冠状面等各方向上的对应关系和活动范围,能最大限度的让肩锁关节恢复其原有的解剖对应关系,以适应肩锁关节各方向的微动,固定牢靠可靠,安装定位简便、准确;不损伤关节面和肩峰下结构,受个体骨骼解剖差异影响小,应力分散,与人体肩锁关节生理活动度基本匹配,大大减小了患者痛苦,治疗、愈合效果好。解决了现有钩钢板结构使肩峰及锁骨压应力过大,易造成患者疼痛、压胀感、脱钩、惧怕活动;且不能控制肩锁关节的间隙大小及活动范围,易出现手术复位不理想,损伤肩峰下组织,钩从肩峰下滑脱,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肩锁关节弹性微动固定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肩锁关节弹性微动固定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肩锁关节弹性微动固定板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肩锁关节弹性微动固定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肩锁关节弹性微动固定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图7为一种肩锁关节弹性微动固定板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微弧形主板,2、U形结构,3、左扭板,4、右扭板,5、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照文,未经李照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89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药槽
- 下一篇:起落架横管及应用该起落架横管的起落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