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化瓦斯输送管道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0156.5 | 申请日: | 2013-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4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研;李寿山;徐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科纳米管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孙爱华 |
地址: | 25508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瓦斯 输送 管道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智能化瓦斯输送管道监控系统,属于瓦斯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检漏、防漏、堵漏的特点,实现高效安全抽采的智能化瓦斯输送管道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由于各个煤矿的地质条件的不同,煤层气(瓦斯)的瓦斯含量是在0.5%-80%之间动态变化的。由于每个采掘面所抽到的瓦斯的量不同,所以各个采区的分支管路所抽到的瓦斯汇集到抽采主管道后,浓度是处在时刻变化过程中的。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位于地上的监控中心很难监控到稳定、准确的瓦斯浓度数值,从而对瓦斯浓度的判断以及泄漏情况无法进行准确的判断、掌握,一旦瓦斯发生泄漏,则会成为较大的安全隐患。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对抽采管道的瓦斯泄漏情况进行判断,由于抽采管道一般较长且有较多的分支管道,所以采用人工检漏的方式工作效率较低,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无法满足瓦斯泄漏点快速定位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井下煤矿瓦斯抽采主管道以及每个采区分支管道内进行瓦斯浓度监测,同时可以有效、准确的判断漏气地点,实现高效、安全抽采的智能化瓦斯输送管道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智能化瓦斯输送管道监控系统,包括一个端口伸入每个采区内作为分支管路的三通管路,三通管路的另外两端接入抽采主管道内,相邻两三通管路之间由一根或多根塑料管路连接,抽采主管道延伸至地面与地面的抽采设备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分支管路内设置有支路监测装置,在所述的抽采主管道中设置有主管道抽采装置,支路监测装置、主管道抽采装置同时与数据传输总线相连。
所述的主管道抽采装置包括设置在抽采主管道入口和出口处的抽采流量监测装置,设置在抽采主管道内的多个抽采监控监测装置。
所述的支路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各采区分支管路入口处的甲烷传感器,设置在采区分支管路出口处的抽采流量监测装置以及设置在分支管路内的管道喷粉监控系统。
在所述的每个采区的巷道内设置有环境监控装置。
所述的抽采流量监测装置包括:第一通讯模块、第一存储模块、第一显示模块、第一微处理器、第一红外遥控模块、第一电源转换模块以及多个探测传感器,探测传感器与第一微处理器相连,第一微处理器与第一存储模块和第一显示模块相连,第一红外遥控模块与第一电源转换模块与第一微处理器相连,第一微处理器与第一通讯模块相连,第一通讯模块与数据传输总线相连。
所述的环境监控装置包括第二通讯模块、第二存储模块、第二显示模块、第二微处理器、第二红外遥控模块、第二电源转换模块、第一传感器控制模块以及环境监测传感器,环境监测传感器与第一传感器控制模块相连,第一传感器控制模块与第二微处理器相连,第二微处理器与第二存储模块和第二显示模块相连,第二红外遥控模块与第二电源转换模块与第二微处理器相连,第二微处理器与第二通讯模块相连,第二通讯模块与数据传输总线相连。
所述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包括:甲烷传感器、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SO2传感器、H2S传感器以及氨气传感器。
所述的抽采监控监测装置包括:第三通讯模块、第三存储模块、第三显示模块、第三微处理器、第三红外遥控模块、第三电源转换模块、第二传感器控制模块以及监测传感器,监测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控制模块相连,第二传感器控制模块与第三微处理器相连,第三微处理器与第三存储模块和第三显示模块相连,第三红外遥控模块与第三电源转换模块与第三微处理器相连,第三微处理器与第三通讯模块相连,第三通讯模块与数据传输总线相连。
所述的监测传感器包括甲烷传感器、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以及若干光纤甲烷传感器,光纤甲烷传感器均布在抽采主管道内以及抽采主管道与分支管道连接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瓦斯输送管道监控系统,在井下煤矿瓦斯抽采主管道以及每个采区分支管道内进行瓦斯浓度监测,当发生瓦斯泄漏情况之后,通过设置在抽采主管道以及各采区内的瓦斯传感器采集到的监测值,对相邻两个甲烷传感器的监测值进行浓度差值的计算,同时与预设定的差值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可以有效、准确的判断漏气地点,实现高效、安全抽采,大大缩短了检漏的时间,保证了井下抽采的安全性。同时对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上传,同时提高了井上工作的工作效率,使抽采的智能化程度大大增加。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科纳米管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科纳米管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01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隔离保护的车载逆变器
- 下一篇:矿井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