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休闲代步车用避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1004.7 | 申请日: | 2013-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1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关俭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九江金凌锋塑胶电器厂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44216 | 代理人: | 刘润愚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休闲 代步 车用避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休闲代步车,特别是涉及一种休闲代步车用避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休闲代步车如电动滑板车、踏板车、高尔夫车,常规性地包括有前轮组件、用于承载人的车架体、后轮组件及电控驱动组件,一般都没有避震装置,但由于这种电动车均使用于全地形上,而地形是复杂多变的,既有平坦的路面,也有崎岖的路面(如泥草路面、凹凸不平的沙石路面),当行驶在平坦的路面上时,这种电动车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当行驶在崎岖的路面上时,这种电动车就存在有一定的问题,既影响驾驶人员的舒适度,又严重影响电动车自身的转向控制,容易造成驾驶人员和车体的倾斜,甚至于倾覆翻倒,因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其没有设置避震装置,各组件之间,特别是后轮组件与车架体之间基本上为没有任何缓冲作用的刚性连接,造成电动车驾驶过程中的转向灵活度不够,影响电动车的可操控性,也使其根本不可能达到电动车自身最小的转弯半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可使休闲代步车可平稳舒适地行驶于崎岖路面上并具有转向灵活性高的、可达到代步车本身最小转弯半径的避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休闲代步车用避震装置,其特点是包括装置于车体后轮组件与车架体之间的第一避震装置,所述第一避震装置包括装置于车体后轮组件的连接支架与车架体之间的可有效缓解由于前后轮所处地形不平坦而引起的车架体前后振动的避震弹簧,其中所述连接支架的前端可绕轴转动地装置于车架体上,所述连接支架的后端与车体后轮组件的后轮横梁之间通过一销轴连接,且所述连接支架后部可绕该销轴左右摆动一定的角度。
其中,上述车体后轮组件的连接支架与车体后轮组件的后轮横梁之间设置有可有效缓解由于左右后轮所处地形不平坦而引起的车架体左右不平衡的第二避震装置,该第二避震装置包括分别位于上述销轴左右两侧的两缓冲机构,其中各缓冲机构分别包括有缓冲弹簧、缓冲胶柱、定位柱,其中缓冲胶柱下部定位于后轮横梁内腔底部,缓冲弹簧位于后轮横梁内腔,且该缓冲弹簧的下端包套于缓冲胶柱上部并可绕该缓冲胶柱左右摆动一定角度,定位柱下部固定于缓冲弹簧上部,定位柱顶部与连接支架的盖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可绕轴转动的连接支架与避震装置相结合的结构,既利用连接支架与车架体之间的避震装置有效缓解由于前后轮所处地形不平坦而引起的车体前后震动,保证车体在行驶的纵向上的平衡性能,有效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度和操控性;又利用连接支架与后轮横梁之间的绕轴摆动连接,有效降低车体在行驶过程中因左右车轮所处地形不平坦而引起左右摆动对操控性能的影响,提高电动车自身的转向控制程度,尽可能使其达到电动车自身最小的转弯半径。特别地,连接支架与后轮横梁之间设置的第二避震装置,能更进一步地缓解因左右后轮所处地形不平坦而造成的车架体左右摆动,充分保证车体在行驶的横向上的平衡性能,进一步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度和操控性,大大提高电动车自身的转向控制程度,使其最大限度地达到电动车自身最小的转弯半径,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九江金凌锋塑胶电器厂,未经佛山市南海九江金凌锋塑胶电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10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力踏杆式省力高速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可提供水资源的防火车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