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浊度水净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2254.2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0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高雅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澳泰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天津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浊度 水净化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浊度水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淡水资源的日益紧张,目前很多城市开始饮用河流水,河流水属于高浊度水,河流水一方面泥沙较大,需要进行预沉处理,但现有的预沉处理设备具有沉淀效率低、池子容积大、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另一方面,河流中存在大量的悬浮物,目前,处理高浊度水的混凝技术在水处理中占据重要位置,其原理是通过对原水投加混凝剂后,经水力旋流离心分离粗大颗粒、经悬浮泥查层截留悬浮物,再进行二次絮凝完成泥水分离。水旋清池对高浊水河流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如下:(1)为保证混合及反应的效果,需进行机械搅拌,运行电耗增加;(2)为保证出水效果,需有足够的沉淀时间,造成结构庞大;(3)药剂投加不合理,使得药剂利用率低,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浊度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结构合理、紧凑、出水水质好、处理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浊度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按水处理顺序依次设置的预沉池和水旋澄清池,预沉池内设置有斜板沉淀区,预沉池底部对应斜板沉淀区设置有污泥集收槽,污泥集收槽底端设置有污泥出口;水旋澄清池的进水管设置在底部,进水管末端设置有喷嘴,喷嘴外套有下部呈喇叭形的喉管。
其中,优选地,斜板沉淀区由平行设置的多个斜板构成,斜板间距为15~20cm,斜板的倾角为50°~70°。
其中,优选地,预沉池内斜板沉淀区以下部分为沉淀区,沉淀区的高度为整个预沉池高度的1/3~1/2,预沉池内斜板沉淀区以上部分为清水区,清水区的高度为整个预沉池高度的1/4~1/3。
其中,优选地,连接预沉池和水旋澄清池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加药器,水旋澄清池的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二加药器。
其中,优选地,第一加药器上连接有聚合铝加药管,第二加药器上连接有聚丙烯酰胺加药管。
其中,优选地,水旋澄清池的上部呈圆柱形,下部呈倒锥体形,上部和下部的高度比为1:0.75~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混凝处理前增加了预沉池,预沉池内设置有斜板沉淀区,可根据泥沙粒度的大小,设置斜板的倾角,具有沉淀效率高、池子容积小、占地面积少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在水旋澄清池底部设置进水管,投加混凝剂的原水,经管道混合后,从池底进入,先经喷嘴喷入喉管,在喉客下部喇叭口附近形成真空吸入活性悬浮泥渣,原水与回流泥渣在喉管中快速混合,进一步提高了混凝效果。
3.本实用新型在加药器前先投加聚合铝,在水旋清池第一反应室加聚丙烯酰胺,本设置加强了混合絮凝作用,强化了絮凝效果,提高了出水的水质。
4.本实用新型的水旋澄清池上部呈圆柱形,下部呈圆锥形,便于从池底部进水,且结构合理、紧凑,投资省,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浊度水净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预沉池,11.沉淀区,12.斜板沉淀区,121,斜板,13.清水区,14.污泥集收槽,15.污泥出口,2.水旋澄清池,21.喷嘴,22.喉管,3.第一加药器,4.聚合铝加药管,5.第二加药器,6.聚丙烯酰胺加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浊度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按水处理顺序依次设置的预沉池1和水旋澄清池2,预沉池1内设置有斜板沉淀区12,预沉池1底部对应斜板沉淀区12设置有污泥集收槽14,污泥集收槽14底端设置有污泥出口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澳泰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澳泰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2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封闭液压自动隔油器
- 下一篇:E式磁性水处理阻垢除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