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下渣浆泵用轴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2879.9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5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胡仕伟;贾淑利;晁晓亮;曲建锋;吴慧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凯泉杂质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46 | 分类号: | F04D29/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0508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下渣浆泵用 轴承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渣浆泵用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液下渣浆泵用轴承机构。
背景技术
液下渣浆泵是一种具有立式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结构的渣浆泵,主要用于环保、市政工程、火力发电厂、煤气焦化厂、炼油厂、炼钢厂、采矿、造纸业、水泥厂、食品厂、印染等行业抽吸浓液、稠油、油渣、污浊液、泥浆、灰浆、流砂及城市排污沟道的流动污泥,以及含有泥砂渣物的流体和有腐蚀性液体。
液下渣浆泵的轴承体配置普遍存在两种设计方案,一种设计方案如下:轴承体上端为一对背对背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下端为一个内外圈可分离的圆柱滚子轴承;另一种设计方案如下:轴承体上端为一个内外圈可分离的圆柱滚子轴承,下端为一个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由于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使用较少,且为重型轴承,其价格较高,故第二种设计方案不存在明显优势,因此目前液下渣浆泵的轴承体普遍采用第一种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这种结构的轴承体成本较低,使用广泛。但这种轴承体在渣浆泵装配及检修时不易拆装,具体原因如下:轴承体6内圈一般为减公差,轴5一般为等加公差,上下轴承与轴5均为过盈配合,上下轴承均需要热装到轴5上。如图1所示,在热装配时,首先将下轴承压盖3装到轴5上,然后热装下轴承4的内圈到轴5上,装下轴承4外圈到轴承体6上,待下轴承4内圈冷却后,将轴承体6装到轴5上,一直下放到露出上轴承2的位置,轴承体6悬空吊挂;冷却后,将轴承体6上提安装到位。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上提时,由于上下轴承一起到位置,两边间隙均较小,很难对齐安装到位,轴承体6上没有窗口,装配过程中也不能进行观察和调整。
由此可见,上述结构的轴承体理论上可以进行热装,达到装配最佳要求。但由于其需要进行两次热冷却,装配效率低下,实际操作较困难。实际工作中的情况往往如下:工作人员在安装下轴承4以后,轴承体6直接安装到位,然后将上轴承2用敲击的方式,硬性安装到位。这样的装配方式有如下几个缺点:1、敲击损坏了轴承,影响轴承使用寿命。2、敲击后,过盈配合不能按照设计要求的预紧力加设,损坏轴位,下次更换轴承时,轴已不再满足使用要求。3、敲击影响轴的全跳动。
鉴于上述轴承体的种种缺陷,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轴承体,用于克服上述安装过程和后续使用中的种种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下渣浆泵用轴承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轴承机构装配困难、易损坏轴承和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液下渣浆泵用轴承机构,包括:上轴承、下轴承、轴和轴承体;所述上轴承、所述下轴承分别于所述轴过盈配合;所述轴承体的上端设有与其可拆卸连接的轴承盒,所述轴承体的下端设有与其可拆卸连接的中轴承压盖和下轴承压盖;所述轴承盒上固定设有上轴承压盖;所述上轴承位于所述上轴承压盖与所述轴承盒形成的空间内;所述下轴承位于所述中轴承压盖与所述下轴承压盖形成的空间内。
所述轴承体上开设有用于观察装配过程的窗口。
所述上轴承为一对背对背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
所述下轴承为内外圈可分离的圆柱滚子轴承。
所述轴承盒与所述轴承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上轴承压盖与所述轴承盒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中轴承压盖、所述下轴承压盖分别于所述轴承体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
上述液下渣浆泵用轴承机构的装配过程如下:
首先将下轴承的内圈热装到轴上,同时将中轴承压盖、轴承盒分别套到轴上的相应位置;然后将上轴承热装到轴上;待上轴承和下轴承的内圈冷却后,将轴承盒进行回拉,并将上轴承压盖与轴承盒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安装到一起,形成轴部件。
将下轴承的外圈及下轴承压盖固定安装到轴承体的相应位置,之后将上述安装好的轴部件安装到轴承体上,具体过程如下:将轴承盒与轴承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到一起,将中轴承压盖与轴承体通过螺栓紧固连接。这个过程可以通过轴承体上的窗口进行观察和调整,以使下轴承的内圈更好地安装到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将轴承盒与轴承体设置成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并设置中轴承压盖与下轴承压盖配合定位下轴承,可以实现将上下轴承同时热装到轴承体上,整个过程只需一次等待热冷却的时间,提高装配效率。
另外,通过在轴承体上设置开窗结构,可以实现对下轴承安装过程的实时观察和调整,便于下轴承更好地安装到位,提高装配的精确度;同时也有利于铸造出砂和减轻零件重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凯泉杂质泵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凯泉杂质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28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机冷却润滑系统
- 下一篇:双基础立式泵传动轴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