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除盐系统中的除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3392.2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9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周炫;张信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巨康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4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系统 中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碳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锅炉除盐系统中的除碳装置。
背景技术
在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系统中,原水经氢离子交换后,原水中的阳离子几乎都转变成H+,出水呈酸性,并含有大量的游离CO2气体。大部分电厂采用大气式除碳器除去水中溶解的CO2气体,运行时水从除碳器的顶部进入,经喷淋器淋下,通过填料层后,从除碳器底部的出水口排出,空气由除碳器下方设置的鼓风机送入除碳器底部,由顶部排出。根据亨利定律,由于填料的阻挡作用,从上面留下来的水流被分散成许多小股水流,水滴或水膜,增大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由于空气中CO2分压很小,当空气与水接触时,水中溶解的CO2气体便会析出并很快被空气带走,排至大气。经氢离子交换后的水若先用除碳器除去水中的 CO2后,再流经阴离子交换器,则可以减轻阴离子交换器的负担,延长阴离子交换器的工作时间,同时有利于阴离子交换器除硅。
目前电厂采用的大气式除碳器,喷淋器为支母管式,水淋下时呈粗柱状,淋水均匀度差, 因此填料层水与空气不能充分接触,不易形成均匀的水膜,除碳器的除碳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淋水均匀度好、除碳效率高的锅炉除盐系统中的除碳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除盐系统中的除碳装置,包括内部设有喷淋器的除碳器,所述喷淋器包括进水直管、腔体、中心喷嘴和侧喷嘴,进水直管与腔体连接,在腔体中心固定中心喷嘴,在中心喷嘴周围均匀分布不少于6根的侧喷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锅炉除盐系统中的除碳装置具有如下优点:除碳器进水经过进水直管,进入腔体,面积增大,流速降低,再通过设置的中心喷嘴和侧喷嘴,可达到均匀喷射的效果,将水流分散成小股水滴,在填料层的上表面形成均匀水膜,使得填料层水与空气能够充分接触,从而提高了除碳效率,更有利于二氧化碳的除去。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有利于喷淋时淋水分布更加均匀,所述侧喷嘴与进水直管的轴线呈30度夹角。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中心喷嘴和侧喷嘴有更好的喷淋效果,所述中心喷嘴和侧喷嘴均为内径小于35mm的圆柱形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锅炉除盐系统中的除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锅炉除盐系统中的除碳装置中喷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除碳器,2-卧式中间水箱,3-排气口,4-进水口,5-喷淋器,6-填料层,7-罗茨鼓风机,8-吸风口,9-出水口,10-进水直管,11-腔体,12-中心喷嘴,13-侧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除盐系统中的除碳装置,包括内部设有喷淋器5的除碳器1,除碳器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3、进水口4,喷淋器5下方设填料层6,在除碳器1下方连接罗茨鼓风机7,罗茨鼓风机7上设有吸风口8,除碳器1下部还设置有出水口9,出水口9连接有卧式中间水箱2,卧式中间水箱2的内壁涂有一层防腐蚀膜,防止除碳器流出的水腐蚀卧式中间水箱2,从而也保证了从卧式中间水箱2流出的水的质量,喷淋器5包括进水直管10、腔体11、中心喷嘴12和侧喷嘴13,进水直管10与腔体11连接,在腔体11中心固定中心喷嘴12,在中心喷嘴12周围均匀分布6根侧喷嘴13,侧喷嘴13与进水直管10的轴线呈30度夹角,中心喷嘴12和侧喷嘴13均为内径小于35mm的圆柱形状,进水从除碳器顶部进入,经过进水直管10,进入腔体11,再通过中心喷嘴12和侧喷嘴13,分散成小股水滴,在填料层6的上表面形成均匀水膜,使淋水分布均匀,提高了除碳效率,在具体实施中,考虑到喷淋器5的淋水有合适的均匀度,侧喷嘴13的根数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置为不少于6根中的任一值。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巨康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巨康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33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