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警报装置和闪光提醒的车位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3723.2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9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陈;朱春新;吴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台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张相午 |
地址: | 215214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警报 装置 闪光 提醒 车位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警报装置和闪光提醒的车位锁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大型公寓一般都采用地下层,设置若干的停车车位。人们对于自己的私家车位一般是在自家的停车位上设置一车位锁,防止其他的车辆停入自己的停车位里。但是一些司机有时候看到空的停车时,盲目快速停入,易造成车辆损坏,特别一些公寓和商场结合在一起高层建筑,其地下层公共车位和私家车位混合在一起,更易出现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带警报装置和闪光提醒的车位锁装置,它采用在车位锁前表面上部中间设置一感应探头和其前表面中部设置一电子广告屏,车位锁两侧设置有喇叭;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第一时间测得进入车位的汽车,并发出报警声以及在电子广告屏上显示私家车位请勿停入的字样,且该字样不停闪烁,从而保证车位不被占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警报装置和闪光提醒的车位锁装置,它包括车位锁本体,所述车位锁本体包括一底座,该底座上设置有一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锁杆插孔,该锁杆插孔内插设在一倒U型锁杆;所述壳体内通过隔片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该隔片上设置有若干穿线孔;所述下腔室内设置的电池装置;所述上腔室内前部设置线路板;所述上腔室前表面设置的长方形槽口,该长方形槽口上设置一玻璃挡片;所述上腔室内玻璃挡片的背面设置一电子广告屏,该电子广告屏通过导线与线路板相连;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面上部分别设置一喇叭,该喇叭通过导线与线路板相连;所述壳体前表面上部中间位置设置一感应探头。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左侧下部设置一接线盒。
进一步地,所述上腔室内左侧设置一PLC芯片装置,该PLC芯片装置通过数据线与线路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通过设置在两端的螺栓固定在停车位的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腔室的右侧面设置有活动盖板。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警报装置和闪光提醒的车位锁装置,它采用在车位锁前表面上部中间设置一感应探头和其前表面中部设置一电子广告屏,车位锁两侧设置有喇叭;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第一时间测得进入车位的汽车,并发出报警声以及在电子广告屏上显示私家车位请勿停入的字样,且该字样不停闪烁,从而保证车位不被占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锁杆插孔;3、倒U型锁杆;4、喇叭;5、活动盖板;
6、电子广告屏;7、长方形槽口;8、线路板;9、上腔室;
10、下腔室;11、电池装置;12、底座;13、接线盒;
14、PLC芯片装置;15、感应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警报装置和闪光提醒的车位锁装置,它包括车位锁本体,所述车位锁本体包括一底座12,该底座12上设置有一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锁杆插孔2,该锁杆插孔2内插设在一倒U型锁杆3;所述壳体1内通过隔片分隔成上腔室9和下腔室10,该隔片上设置有若干穿线孔;所述下腔室内设置的电池装置11;所述上腔室9内前部设置线路板8;所述上腔室9前表面设置的长方形槽口7,该长方形槽口7上设置一玻璃挡片;所述上腔室9内玻璃挡片的背面设置一电子广告屏6,该电子广告屏6通过导线与线路板8相连;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面上部分别设置一喇叭4,该喇叭4通过导线与线路板8相连;所述壳体1前表面上部中间位置设置一感应探头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壳体1左侧下部设置一接线盒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腔室9内左侧设置一PLC芯片装置14,该PLC芯片装置14通过数据线与线路板8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底座12通过设置在两端的螺栓固定在停车位的地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下腔室10的右侧面设置有活动盖板5;方便更换电池装置11,以保证电量充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台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台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37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