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充电杀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3908.3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4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渭南高新区晨星专利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A61L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4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充电 杀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携带、结构紧凑的手机充电杀毒装置。
背景技术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社会中,信息传递成为每个参与社会活动者最现实的需求,同时也对通讯质量与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配合手机的正常使用,手机充电器必不可少。传统的手机均不具备自身充电功能,必须通过外置式充电器来进行充电,其与手机分离。充电时,必须将该外置式充电器与手机电池连接才能为手机电池进行充电。
一方面,在外出旅游或出差需要使用手机时,则必须同时携带配套的充电器。但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者不可能把手机的充电器随身携带对其进行充电,从而给使用者带来因手机断电而造成无法使用手机的不便;另外,即时使用者随身携带充电器,但当将充电器装插在手机上时,由于现有的充电器通常与手机相分离,只是通过线缆相连接,因此,此时如果要操作手机,如接发信息或拨打电话时,又有诸多的不便,例如生怕在进行手机操作时,线缆与手机相脱离,造成充电中止,又或者充电器划伤手机的屏幕,造成手机外观破损。
另一方面,由于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并且与人体有非常亲密的接触。通常手机用久了之后会在话筒附近产生异味,同时滋生细菌,特别是翻盖手机,那是由于使用在使用手机通话时,由于唾液溅到手机上,通话结束后手机盖上后不通风所致。但是,一般使用者在用了一段时间后才会去清洁手机,在这期间,手机上的细菌在使用者通话时会进入使用者的体内,对使用者带来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手机充电杀毒装置,其包括:
一个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内设置充电电池,且所述主体部包括一个侧面、与 所述侧面相连接的两个端面、以及一个开设在所述侧面上的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两个端面,所述凹槽的上表面开设一个收容部;一个由所述两个端面延伸出来的轴体;一个与手机充口插槽相匹配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由所述主体部凹槽的侧壁延伸出来;一个设置在所述收容部内的紫外线杀毒灯;一个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用于控制手机充电杀毒装置在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以及第三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为充电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杀毒模式、所述第三工作模式为充电及杀毒模式;一个设置在主体部上的指示灯,用于指示充电电池的电量;以及一个手机保护套,其一端套设在所述轴体上以绕所述轴体旋转至盖住所述手机屏幕的位置。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机保护套为一个皮套。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开设的凹槽的宽度与所述手机的厚度相匹配。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的其中一个端面上进一步开设USB插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机充电杀毒装置设置有凹槽、轴体及充电接口,使用时可将充电接口插入手机的手机充口插槽处,并使所述主体部卡设在手机的侧边上,结构紧凑,由此即可在使用手机的同时利用主体部的充电电池对手机进行充电。另外,还可通过套设在所述轴体上的手机保护套保护手机屏幕免受划伤,并利用紫外线杀毒灯对手机(如话筒)进行杀毒,由此获取充电、保护手机屏幕、以及杀毒的多层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充电杀毒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手机充电杀毒装置与手机配合使用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手机充电杀毒装置所包含的主体部及紫外线杀毒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能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充电杀毒装置100。所述手机充电杀毒装置100包括一个主体部10、一个轴体20、一个充电接口30、一个手机保护套40、以及一个紫外线杀毒灯50、一个切换开关60、以及一个指示灯70。
所述主体部10的横截面大致为椭圆形。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10具有一个侧面11、两个端面12、以及一个环形表面13,如图1所示。所述两个端面12位于所述主体部10的两端,所述侧面11位于所述两个端面12之间且分别与所述两个端面12相连接,所述环形表面13位于所述两个端面12之间且分别与所述两个端面12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环形表面13还与所述侧面11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渭南高新区晨星专利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渭南高新区晨星专利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39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式铅球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及量化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相光伏并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