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导流管道的改善内部气体流动的空气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4118.7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7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胡默尔滤清器(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24 | 分类号: | F02M35/0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181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管道 改善 内部 气体 流动 空气滤清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尤其是一种带导流管道的改善内部气体流动的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车用空气滤清器壳体内空气流动性能较差,这样会使进气阻力增大,影响发动机的进气效率。空气滤清器下壳体内较差的空气流动性能还会导致空气不能均匀的穿过滤芯,这样空气滤清器的过滤效率会降低,而且会影响滤芯的使用寿命。
为了改善空气滤清器下壳体内空气流动性能,可以采取改变壳体的形状,调整滤芯的参数,改善进气管道的形状等多种方法。但是,对于许多壳体几何形状受限,进气管道难以调整的空气滤清器来说,提高空气滤清器下壳体内部空气的流动性能变得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使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效果突出的带导流管道的改善内部气体流动的空气滤清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带导流管道的改善内部气体流动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道、空气滤清器下壳体、空气滤清器滤芯、空气滤清器上壳体、出气管道、导流管道,所述的导流管道的一端与进气管道的末端相连通,另一端设在空气滤清器下壳体内,空气经过进气管道进入导流管道,通过导流管道的导流作用进入空气滤清器下壳体,然后依次进入空气滤清器滤芯、空气滤清器上壳体以及出气管道。
所述的导流管道与空气滤清器下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的导流管道为独立部件,直接安装在空气滤清器下壳体上。
所述的导流管道为弧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范围广:该分隔式进气口结构可用于绝大多数车用空气滤清器。
2、结构简单:分隔式进气口结构内部的隔板导流装置易于设计,生产简单。
3、效果突出:本实用新型导流管道可以有效控制空气进入壳体后的流动方向,使空气在壳体内流动更加顺畅,进气阻力减小,空气滤清器的过滤效率和滤芯使用寿命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滤清器的结构示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气滤清器下壳体和进气管道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气滤清器下壳体和进气管道的俯视图;
图4为图3在A-A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带导流管道的改善内部气体流动的空气滤清器,包括进气管道1、空气滤清器下壳体2、空气滤清器滤芯3、空气滤清器上壳体4、出气管道5、导流管道6,所述的导流管道6的一端与进气管道1的末端相连通,另一端设在空气滤清器下壳体2之内,空气经过进气管道1进入导流管道6,通过导流管道6的导流作用进入空气滤清器下壳体2,然后依次进入空气滤清器滤芯3、空气滤清器上壳体4以及出气管道5。
所述的导流管道6与空气滤清器下壳体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导流管道6为弧形结构。
该空气滤清器空气走向过程为:
(1)空气经过进气管道1,直接进入导流管道6;
(2)经过导流管道6的导流作用,空气更加平稳的进入空气滤清器的下壳体2,进气阻力减小;
(3)空气更合理的穿过空气滤清器滤芯3,过滤效率更高,空气滤清器滤芯3的使用寿命更长;
(4)然后经过空气滤清器滤芯3的过滤作用,空气进入空气滤清器上壳体4以及出气管道5进入后面连接的相关零部件。
实施例2
所述的导流管道6为独立部件,直接安装在空气滤清器下壳体2上,其他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胡默尔滤清器(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曼胡默尔滤清器(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41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合物以及有机发光器件
- 下一篇:一种带有翻板式初滤结构的空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