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挤压法的手摇式清胶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6228.7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1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彼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9/00 | 分类号: | B65B6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挤压 手摇式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料的回收利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液体硅橡胶的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胶料的回收特别是小桶胶的回收工作比较繁琐,为了保证胶料的高回收率,一般由操作人员手工完成。回收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将胶桶中剩余的胶料集中到一个桶中,在该环节中,操作人员一般是先将胶桶倒置,借助于胶料的自身重力落入回收桶里,由于一般胶料特别是液体硅橡胶的粘滞性较强,仅凭重力难以使胶料空置干净。而后,操作人员用小铲子沿胶桶四壁将胶料刮出。刮胶工作又脏又繁琐,耗时耗力,工作中被污染的手套、套袖等需要大量酒精清洗,附加了大量的成本。另一方面,在刮胶工作中,操作人员长时间置身于胶料胶桶中间,难以拥有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手摇式清胶工装。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挤压法的手摇式清胶工装,包括底座支撑、回收桶、滚轴一、滚轴二、齿轮一、齿轮二和摇把,所述底座支撑由底座和支持结构组成,所述回收桶置于底座上;滚轴一和滚轴二的两端设置在支持结构的上方,滚轴一连接齿轮一,滚轴二连接齿轮二及摇把,所述齿轮一和齿轮二尺寸相同,滚轴一和滚轴二的尺寸相同,所述滚轴一和滚轴二之间设有用于胶袋通过的间隙。
所述底座支撑的底座和支持结构为一体结构,通过铸造制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挤牙膏,操作简易便捷,不仅将改善清胶的工作环境,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节省了很多附加成本,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齿轮啮合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支撑、11底座、12支持结构、2回收桶、3右大滚轴、4左滚轴、5齿轮、6齿轮、7摇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支撑1、回收桶2、滚轴一3、滚轴二4、齿轮一5、齿轮二6和摇把7。
所述底座支撑1由底座11和支持结构12组成。
所述底座支撑1的底座11和支持结构12为一体结构,通过铸造制成。
所述回收桶2用于盛回收来的胶料,置于底座11上。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齿轮啮合处的放大示意图。
所述滚轴一3和滚轴二4的两端设置在支持结构12的上方,滚轴一3连接齿轮一5,滚轴二4连接齿轮二6及摇把7,在底座支撑1的支持下实现两个齿轮的啮合。
所述齿轮一5和齿轮二6尺寸相同,滚轴一3和滚轴二4的尺寸相同,所述滚轴一3和滚轴二4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用来通过盛胶的胶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通过摇动摇把7将带动齿轮一5的旋转,通过齿轮啮合将运动传递给齿轮二6,进而实现滚轴一3和滚轴二4的同步旋转,在内侧的切向拥有一样的速度;使用时,将残有剩胶的胶袋袋口置入两滚轴缝间,用刀子划开胶袋的底面,顺时针摇动摇把7,将胶袋碾压过去,即可将剩余胶料挤出袋子。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易便捷,不仅将改善清胶的工作环境,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节省了很多附加成本,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彼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彼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62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