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发热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6231.9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0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谢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第二绝缘材料厂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H05B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752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热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发热线。
背景技术
碳纤维电热线是一种区别于金属丝、卤素等传统电热线的高科技产品,具有使用寿命长、电热转换效率高、远红外线辐射、健康环保等优异性能。该电热线的发热体基材是碳纤维毡和碳纤维丝,具有功率余量大、耐高温、高热能力强、使用寿命长、且功率可随意调节等优点。因此,在取暖及远红外保健、烘烤、保温防潮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的发热线由于碳纤维材料特性的限制,发热线安装时的平均长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当发热线的安装长度超过1米的时候往往需要设置具有导电功能的接头,该接头的作用是克服碳纤维丝远距离导电能力不足的缺点,通过接头将两根发热线连接起来,从而保证了发热线的导电性能。但是当接头出现故障的时候将使发热线无法正常发热,因此采用在发热线之间设置接头的方式仍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热线安装时受到长度限制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来人们采用了在碳纤维丝中并拢设置了具有良好导电的金属丝来保证发热线的导电性。
在地暖系统中,埋在地表下方的发热线目前也普遍采用碳纤维发热线作为导电发热体,其碳纤维发热线发出热量然后从地表散热到室内供暖,但存在着问题:由于在布线施工时会对发热线施加强冲击力,发热线容易被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加强发热线强度从而保护发热线在施工安装时不易被损坏的复合发热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复合发热线,包括一层由PVC制作而成的绝缘层,绝缘层内包裹有一根金属丝和若干碳纤维丝,所述的碳纤维丝和金属丝并拢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外围包覆有铁网。
在上述的复合发热线中,所述的金属丝由铜镍合金制作而成。
在上述的复合发热线中,所述的若干碳纤维丝相邻两碳纤维丝之间并拢平行设置。
在上述的复合发热线中,所述的铁网上具有多个散热孔。
在上述的复合发热线中,所述的散热孔为菱形散热孔,所述菱形散热孔的长对角线长度为0.5~0.8mm,短对角线长度为0.2~0.3mm。
现有技术相比,本复合发热线中的铁网具有一定的强度,在布线施工时能有效保护发热线不被强冲击力损坏,还有铁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将发热线产生的热量很好地传递到地表然后对室内进行供暖;铜镍合金的金属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保证发热线的良好导电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金属丝;2、碳纤维丝;3、绝缘层;4、铁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复合发热线包括一层由PVC制作而成的绝缘层3,绝缘层3内包裹有一根金属丝1和若干碳纤维丝2,所述的碳纤维丝2和金属丝1并拢在一起,绝缘层3外围包覆有铁网4。
进一步的,金属丝1由铜镍合金制作而成,若干碳纤维丝2相邻两碳纤维丝2之间并拢平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铁网4上具有多个散热孔,散热孔为菱形散热孔,所述菱形散热孔的长对角线长度为0.5~0.8mm,短对角线长度为0.2~0.3mm。
本复合发热线中的铁网4具有一定的强度,在布线施工时能有效保护发热线不被强冲击力损坏,还有铁网4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将发热线产生的热量很好地传递到地表然后对室内进行供暖;铜镍合金的金属丝1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保证发热线的良好导电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第二绝缘材料厂,未经温岭市第二绝缘材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62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兼容方式的LED驱动电路
- 下一篇:垂直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