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炉群余热回收综合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6296.3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7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寅龙;钟顺林;刘勇;韩冰洲;高洪澜;王伟杰;陈亮;李龙雨;卢家鑫;李飞;张桂生;郭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炉 余热 回收 综合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综合利用系统,尤其是涉及工业炉群余热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规模化集群布置的工业炉群,如各类以燃气、燃油、燃煤等为燃料通过火焰燃烧提供热源的诸如热处理炉、锻造炉、固化炉、烧结窑等设备,在工作时所排放出的高温烟气含有大量余热。将上述工业炉群排放的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生产热水,并对所产出的热水进行统筹使用或存取,最终实现热水或热能在生活、生产、采暖等多方面的综合利用,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但是,制约规模化集群布置的工业炉群余热回收和有效利用的关键问题,是余热回收量和余热利用量的不平衡问题。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余热回收和余热利用在时间和量上的不匹配,特别是当余热用在生产和采暖等用途时,余热回收的时段往往不一定是余热需要用的时段,且余热回收热量大时往往也不一定是余热利用量大的时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炉群余热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业炉群余热回收综合利用系统,包括采热单元,第一、第二换热单元,第一、第二供热单元;所述采热单元由多个采热子单元并联组成;所述每个采热子单元均包括:多台窑炉,所述多台窑炉的排烟口通过管道汇集后经热管换热器的热流体通道、引风机与烟囱相连通;所述每个采热单元中的热管换热器的冷流体通道出口均与同一个集水器进口连通;所述集水器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换热单元的板式换热器热流体通道进口连通,第一、第二换热单元的板式换热器热流体通道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同一分水器进口连通;所述分水器出口分别通过管道和水泵与对应的一个采热子单元的热管换热器冷流体通道进口连通;第一、第二换热单元的板式换热器冷流体通道分别通过管道和循环水泵与第一、第二蓄热池连通;所述第一蓄热池通过管道和水泵与所述第一供热单元的用热点连通;所述第二蓄热池通过管道和循环水泵与所述第二供热单元的板式换热器热流体通道连通,第二供热单元的板式换热器冷流体通道通过循环水泵和管道与所述第二供热单元的用热点连通。
所述第二蓄热池内设置有隔板将池体分为两个子蓄热水池;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板式换热器冷流体通道出口与第二子蓄热水池连通而进口通过所述循环水泵与所述第一子蓄热水池连通;所述第二供热单元的板式换热器热流体通道进口通过所述循环水泵与第二子蓄热水池连通而出口与第一子蓄热水池连通。
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中的循环水泵进口通过管道与软水发生器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循环水泵进口通过管道与自来水源连通。
所述窑炉为燃气、燃油或/和燃煤火焰窑炉。
本实用新型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针对大规模、多台数布置的工业炉群这一特点,首先将炉群分为若干组,每组单独配置烟气管路、热管换热器、及引风机等设施,形成一个可独立运行、实现回收余热产出热水的采热子单元;各采热子单元通过集水器、分水器进行并联集成,从而完成对整个工业炉群的余热回收功能;采集到的热水在集水器汇总后,再根据用热端的需求,对各用途热水进行统筹分配,实现热水或热能的统筹使用或贮蓄。具体体现为:
(1)、由于各采热子系统可独立运行,使得当整个炉群仅有个别炉子开启而有少量余热排出时,采热子单元也可通过该炉子所在采热子系统的即时运行回收该部分热量,采热及时而灵活。
(2)各采热子系统并联集成使用,实现了整个系统的模块化和大型化,回收余热能力大幅提升,满足了工艺生产较大用热量的需求,为余热在生产等多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保障。
(3) 采集的热水汇总后再统筹分配使用或存取,很好的平衡了各用热系统(用热点)间的不均衡性,实现了余热高效、多用途的综合利用。
2、针对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采用技术先进的热管换热器,使得采热具有如下优点:
(1)、热交换效率高。
(2)、抗腐蚀力强。由于烟侧管壁温度高,可有效避免因烟气结露产生的酸腐蚀,设备使用寿命长。
(3)、防堵灰性能好。热管换热翅片形状采用开齿状,当气流流经翅片时会形成紊流,从而减轻烟灰集聚。
(4)、安全性能好。气-水双重隔离,烟气与被加热的水无交叉污染,即使单支热管损坏,整个烟气余热回收仍能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62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力勘测的新型对讲机
- 下一篇:闭式凝水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