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裸线退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6603.8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8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袁锦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宇隆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4 | 分类号: | C21D9/5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边晓红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裸线 退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生产设备,特别指一种电磁线或漆包线的裸线退火装置。
背景技术
退火工艺是把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随炉子降温而冷却的热处理方法。退火后的工件硬度较低,消除了内应力,同时还使材料的内部组织均匀细化。
在电磁线或漆包线的生产过程中也有一道退火工艺,其主要目的是消除裸线拉拔后的冷作硬化现象,使裸线内部扭曲的晶格通过再结晶恢复规则排列而软化,同时利用高温消除裸线表面的油污。对于卧式漆包机来说,退火装置由一个退火炉和一个穿过炉体的中空导线管组成,退火炉体对导线管加热,当裸线由导线管中通过时即被加热退火。
传统退火炉是长度为6m的斜放式退火炉,这种退火炉内设有水封箱,其工序流程是,裸线先经过退火炉加热,再到水封箱降温,降温时产生的水蒸气沿着斜放的退火炉由裸线的出口进入经裸线的进口排除,以将管道内的氧气挤出。上述退火炉存在的问题包括:a、由于水封箱与退火炉结合设置使得退火炉的长度长达6m,设备庞大,占用空间大,制造成本高;b、相应的退火炉中的中空导线管的长度过长,增加了清洗难度;c、由于使用水封设计,需对水质有严格的要求,并且需要配备较高功率的烘干箱,以保证裸线表面水分不会过多,从而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减少积灰积水及裸线擦伤,且清洗简单的裸线退火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裸线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退火炉及与其连接的烘干箱,所述退火炉的一侧设有进线管,裸线经进线管入退火炉进行退火,经烘干箱进行烘干后导出,所述退火炉上还设有蒸汽管,蒸汽管中的蒸汽流入退火炉内,将退火炉内的氧气从进线管挤出,从而提高退火质量。
优选地,所述退火炉水平放置,退火炉的长度为2-3m。
优选地,所述蒸汽管连接蒸汽发生器,以提供蒸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采用蒸汽管替代传统退火炉中的水封箱,蒸汽管将蒸汽导入退火炉中,从而将退火炉内的氧气挤出,同时起到清洗冷却的作用,由于减少了水封箱,使得退火炉的长度减少,解决传统了退火炉容易积灰积水,裸线易擦伤,退火管清洗困难等问题,降低了能耗,节省了空间,减少了维护难度,便于管理,保证了裸线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裸线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退火炉1及与其连接的烘干箱3,所述退火炉1的一侧设有进线管2,裸线5经进线管2入退火炉1进行退火,经烘干箱3进行烘干后导出,所述退火炉1上还设有蒸汽管4,蒸汽管4中的蒸汽流入退火炉1内,将退火炉1内的氧气从进线管2挤出,从而提高退火质量。
优选地,所述退火炉1水平放置,退火炉1的长度为2-3m。
优选地,所述蒸汽管4连接蒸汽发生器,以提供蒸汽。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退火炉,有以下改进:a、退火炉的长度由原来的6m缩短至2-3m,优选3m;b、退火炉的摆放方式由原来的斜放改为平放;c、将退火炉中原有的水封箱结构减去,改为增加蒸汽发生器以专门提供蒸汽。经过上述改进,本实用新型的退火工序为,裸线经过退火炉加热,同时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通过蒸汽管导入退火炉内,蒸汽将管道内的氧气挤出,且清洗和冷却裸线,裸线最后至烘干箱烘干。上述工序避免了传统退火工序中,裸线在进入水封箱内水中降温而产生蒸汽时,部分水珠残留在裸线上,增加了烘干难度,同时,通过专用的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保证了蒸汽的供应量及稳定性,生产条件可控可调,保证了裸线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宇隆电工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宇隆电工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66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