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转子永磁电机的转子冲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7281.9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1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成;尹志华;王庆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晓波 |
地址: | 264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永磁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内转子永磁电机的转子冲片。
背景技术
目前内转子永磁电机的转子冲片结构如附图1所示,附图1所示的为一种4极内转子永磁电机的转子冲片1,其包括一圆环状冲片体,在靠近外圆的冲片体上均匀设有与电机极数对应的磁钢插入孔2。结合附图2所示,磁钢插入孔2的宽度大于磁钢3的宽度,磁钢3两侧的磁钢插入孔空隙形成磁隔气隙4,转子冲片1与定子冲片5之间的空隙形成气隙6,磁钢插入孔两端与转子冲片之间的冲片体形成隔磁磁桥7。此种转子冲片主要利用空气的低磁导率, 制造时,隔磁气隙4尺寸要求远大于电机气隙6的尺寸。而隔磁磁桥7是利用该部分磁路饱和后磁阻增加来进行隔磁,隔磁效果受隔磁磁桥宽度限制,隔磁磁桥7宽度越小隔磁效果越好,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磁钢插入孔2的两端设计为沿转子冲片外圆走向,目的就是使隔磁磁桥7的宽度变小。但是宽度越小加工难度越大,转子机械强度也随之降低,从工艺性及机械强度角度出发隔磁磁桥不会做得很窄,因此在隔磁磁桥位置仍会存在漏磁。通常气隙6由转子外圆机加工后形成,机械加工会降低片间绝缘能力,会令由定子绕组谐波磁场在转子表面引起的涡流损耗有所增加。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目前使用的内转子永磁电机的转子冲片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内转子永磁电机的转子冲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转子永磁电机的转子冲片,包括一环状片体,环状片体的中间孔形成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外缘上均匀开有与电机极数相对应的梯形槽,梯形槽底边位于片体外缘,在两两梯形槽之间的片体上设有磁钢插入孔,磁钢插入孔靠近片体边缘。
所述梯形槽槽边的两端分别设有圆倒角。
所述的磁钢插入孔呈屋脊型,其顶部夹角为100-135°。
所述各两两梯形槽之间的片体外缘轮廓线位于同一圆迹上,该圆迹所在的圆与环状片体的轴孔同心。
所述各两两梯形槽之间的片体外缘轮廓线位于不同的圆迹上,各圆迹所在圆的直径一致,且与环装片体的轴孔偏心,各圆迹所在圆的圆心位于同一圆迹线上且该圆与所述轴孔同心。
采用该转子冲片叠制而成的电机转子外轮廓由曲线段构成,电机气隙直接采用转子冲片冲模冲裁出来,不会破坏冲片间绝缘,有利于降低转子表面涡流损耗。磁钢之间不需在冲片上留有隔磁气隙,转子冲片上的梯形凹槽起到隔磁作用,不需设置隔磁磁桥结构。该内转子永磁电机的转子冲片相对于传统转子冲片在防止漏磁效果上有显著提升,对电机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转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采用现有技术中转子冲片叠制而成的转子与定子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转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转子冲片叠制而成的转子与定子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转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5中转子冲片叠制而成的转子与定子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3所示,一种4极内转子永磁电机的转子冲片,转子冲片1为一环状片体,环状片体的中间孔形成轴孔9,在片体外缘上均匀开有4个梯形槽8,梯形槽底边位于片体外缘,在两两梯形槽之间的片体上设有磁钢插入孔2,磁钢插入孔2靠近片体边缘。
如附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各两两梯形槽之间的片体外缘轮廓线位于同一圆迹11上,该圆迹所在的圆与环状片体的轴孔圆心12同心。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该转子冲片在制造时直接采用圆环状片体在其边缘均匀冲出4个梯形槽即可,其加工十分简便。当将该圆环状转子冲片叠制成转子后,其与定子的结合状态如附图4所示,转子冲片1上的梯形槽8形成磁隔气隙,转子冲片1与定子冲片5之间的空隙形成气隙6。与附图2中的现有技术相比,隔磁气隙的尺寸相对于电机气隙6的尺寸进一步放大,其防止极间漏磁的效果更加突出,同时省略了隔磁磁桥7,减少了加工难度,转子机械强度得到明显提升。
如附图3所示,为保证梯形槽8槽口的平滑,梯形槽槽边的两端分别设有圆倒角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72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弯曲织物织造的纬纱递进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纤织机综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