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及铝合金铸造用斜角流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7699.X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2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水富;王霞;孔亚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5/00 | 分类号: | B22D3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王广 |
地址: | 3114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铸造 斜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及铝合金熔体铸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铝及铝合金铸造用硅酸铝纤维材质的斜角流槽。
背景技术
流槽是铝及铝合金棒铸造过程使用的一个重要部件,其安装在铸造装置平台最上面,主要作用是引流。经过处理的铝熔体缓慢流向流槽,再平稳分流至分流盘,然后流向结晶器,最终冷却结晶成铝棒或铝锭成品。若流槽没有很好的引流及保温效果,铝熔体将不能平整地流向铸造设备以保持整个铝熔体液面同水平,也不能保持每个角落拥有均一的温度场,铸造的铸件成品将不能具备很好的理化性能及机加工性能。
专利号为200920021139.9的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铝及铝合金熔铸用流槽。该专利主要述及内容为由外壳和内壳组成,中间用螺丝连接,内壳填充喷涂氮化硼硅酸铝陶瓷纤维耐火层的一种用于铝及铝合金熔体供流用的流槽,其主要作用为减少流槽体积,减轻流槽重量,提高保温效果,但是却没有在流槽本身的分流作用上,从结构上进一步解决其分流及保温更加充分的难题。现有的流槽生产厂家较少,采用的型式也多只是单一的平口对称形状,只起简单的引流,不能起到很好的安装衔接作用;而且采用的材质也大多为浇注料或粘土质。浇注料材质的流槽产品重、安装精度要求高、保温性能差、成本高;而粘土材质的流槽材质疏散、强度不高、使用易掉渣,使用过程还易带入夹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铝及铝合金铸造用斜角流槽,能平稳进行引流、安装拼接,并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斜角流槽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铝及铝合金铸造用斜角流槽,其特征在于,由底边和侧边组成;所述侧边与底边形成顶部开口的U型开槽,槽体的一端开有单边斜角,斜角为锐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角的角度在30°~6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边与侧边形成的不是直U型的开口,而是带有一定倾角外扩的浅U型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边与侧边的宽度比在3:1~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边和侧边的厚度相同,均在5~1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边和侧边的均由陶瓷纤维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克服了现有产品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引流平稳性好、耐腐蚀、强度高、抗热震性好的陶瓷纤维质斜角流槽;其良好的材质可以使斜角流槽具有优良的载流和保温性能;斜角流槽独特的斜角设计便于流槽安装和流槽之间的衔接,很好地防止了漏铝空隙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铝及铝合金铸造用斜角流槽为由硅酸铝陶瓷纤维组成的U型顶部开口槽状,包括底边1和侧边2;底边1与侧边2形成的不是简单的直U型的开口,而是带有一定倾角外扩的浅U型开口,便于流体平稳流动,减小表面有激流发生;槽体的一端开设有单边斜角3,斜角3为锐角,方向向外,一般为30°~60°,便于相邻的两个流槽在斜角处作拼合,不易产生掉渣。本具体实施例中角度选为45°;流槽的高度和流经铝熔体的宽度比选为2:1,流槽厚度选为10mm,既节约用材,又最高效率地平稳输流。
本实用新型的铝及铝合金铸造用斜角流槽由陶瓷纤维构成,可采用硅酸铝陶瓷纤维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比、极佳的抗热震性和保温性能。该斜角流槽的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可为:SiO240%-45%,Al2O350%-55%,MgO2.0%-5.0%,Fe2O30.2%-0.5%,NaO20.5%-1.0%,K2O0.5%-1.0%,TiO21.5%-2.0%。制作方法可以采取如下步骤进行:
a)根据原料配方配比成浆料:
原料中的陶瓷纤维选自硅酸铝纤维和高铝质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纤维软化剂氧化镁,工业硅线石,粘结剂选自硅溶胶、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按规定比例称量;
b)将浆料配置于打浆池中,搅拌均匀,陈放20小时;
c)将浆料放置在带孔的模具中,用振动机将浆料振实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76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