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毒气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7732.9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5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倪伟全;何坚;范贤光;梁俊;刘国坤;曾勇明;田中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毒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毒气富集领域,特别是一种毒气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中有毒的气体,不仅仅是有毒物质检测的首要环节,而且也是拉曼光谱仪及质谱仪有效检测的前提,因此,对空气中的有毒物质进行有效的富集至关重要。毒气的富集与最终离心浓缩是检测制备样品的重要过程,这一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提出一种毒气的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毒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该架体上设有
一集气机构,包括一抽气泵和一集气瓶,该集气瓶的进气口通过一气管与抽气泵相连;
一离心机构,包括一转台、一转子及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固定于架体上,该转子顶端连接固定转台,底端与固定座固定相连;
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与抽气泵电连接以控制集气机构集气,及与转子连接控制离心机构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集气机构还包括有过滤网塞、该过滤网塞经气管与所述抽气泵的进气口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集气瓶内盛有含碱的水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机构还设有一减震套,该减震套设置于转子外周且与所述固定座保持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顶部还设有可开合的盖体。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上设有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收集效果高,浓缩效果好,节省了时间;
2、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将集气机构和离心机构合并在一体机内,便于操作;
3、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紧凑,拆修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设有控制面板和显示器,实现了抽气富集和离心浓缩的控制参数的可视化,操作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图2,一种毒气的处理装置,包括架体1,该架体1上设有
一集气机构10,包括一充气泵11、一集气瓶12和一过滤网塞13。该过滤网塞13经一气管与充气泵11的进气口相连通用于滤除空气中的杂质,该集气瓶12的进气口12a通过一气管与充气泵11的出气口相连通,气管采用硅胶气管。集气瓶12内盛有含碱的水溶液。
一离心机构20,包括一转台21、一转子22、一减震套23及一固定座24。该固定座24固定于架体1上,该转子22顶端固定连接转台21,底端与固定座24固定相连。转台2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和固定检测样品的槽25。减震套23套设于转子22外周且与固定座24保持固定。
一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该控制电路与充气泵11电连接以控制集气机构的充气泵11工作将空气抽送至集气瓶12内,及与转子22连接控制转子22动作带动转台21转动实现离心功能。该控制电路可控制抽气时间和离心时间。
架体1上还设有一盖体30、一控制面板40和一显示屏50。该盖体30可开合地设置于架体1顶部。当盖体30在闭合时,与架体1顶部形成有密闭腔室,转台21设置于该密闭腔室内能防止离心过程中的检测样品溅出。控制面板40与控制电路相连用于提供操作按钮,选择抽气时间和离心时间等,显示屏50采用LED显示屏用于显示操作界面。
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毒气富集的操作步骤如下:
1)充气泵11抽气将空气泵入集气瓶12内,使得含有碱的水溶液与空气中的毒物质混合得到含有毒物质的溶液。
2)配置检测需要的粒子浓缩液,将步骤1)中的含有毒物质的溶液加入粒子浓缩液,于4500rpm下离心5min后移去上清液,最终得到为的待检测样品。
其中,配置粒子浓缩液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配置500μL超薄有孔壳层隔绝纳米粒子(pinhole SHINERS),于4500rpm下离心8min,移除上清液后得到预浓缩液;其次,将0.3%十二烷基硫酸钠(SDS)5μL加入预浓缩液中并混匀,得到体积约10μL粒子浓缩液。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77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测量断后伸长率的对中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粪便寄生虫虫卵样本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