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体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8199.8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9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柿木道夫;盐尻泰规;柴田修作;稻坂伸夫;驹林贤一;福岛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吴羽 |
主分类号: | C08J11/02 | 分类号: | C08J11/02;C08F14/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李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体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创作涉及一种单体回收装置,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自制造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后所获得的包含未反应单体的气体中回收该未反应单体的单体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聚合物的生产中,为了使所投入的单体全部反应而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因此,就生产性或品质的观点而言,实际上在一定时间内使反应停止。因此,反应体系中会残留未反应单体。就削减成本的方面而言,理想的是将该未反应单体回收并再利用。另外,出于对环境的考虑,通过将未反应单体回收,可防止未反应单体排放到大气中。
作为自聚合反应结束后的聚合物浆料中回收未反应单体的方法,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方法:将在水性介质中进行聚合而获得的树脂浆料置于减压下且80℃以下的温度下,由此使树脂浆料的水性介质成为沸腾状态而使未反应单体气化,自树脂浆料中将未反应单体去除,将该去除的未反应单体成分冷却并将水分分离后,进而进行冷却而将气体状的未反应单体液化并回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3-137924号公报”(2003年5月14日公开)
新型内容
[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难以将气体状的未反应单体全部液化并回收,一部分的未反应单体是与聚合反应中所使用的气体等惰性气体一并排放到大气中。因此,就削减成本的方面及对环境的考虑的方面而言,期望进一步的改良。
本创作是鉴于所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制造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后所获得的包含未反应单体的气体中回收该未反应单体的单体回收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创作的单体回收装置是自制造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后所获得的包含未反应单体的气体中回收该未反应单体的单体回收装置,且包括:加成反应槽,其对氯乙烯加成氯而制造三氯乙烷;吸收装置,其利用三氯乙烷来吸收所述未反应的单体;第1移送管线,其将所述加成反应槽中所制造的三氯乙烷的一部分移送到所述吸收装置;第2移送管线,其将所述气体移送到所述吸收装置;及第3移送管线,其将在所述吸收装置中吸收了未反应单体的三氯乙烷移送到所述加成反应槽。
根据所述构成,对氯乙烯加成氯而制造三氯乙烷的加成反应槽中所制造的三氯乙烷的一部分是经由第1移送管线被移送到吸收装置。另一方面,制造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后所获得的包含未反应单体的气体是经由第2移送管线被移送到吸收装置。在吸收装置中,经由第1移送管线移送的三氯乙烷吸收经由第2移送管线移送的气体中所含的未反应单体。吸收了未反应单体的三氯乙烷是经由第3移送管线被移送到加成反应槽。也就是说,未反应单体是以被三氯乙烷吸收的状态移送到加成反应槽。如此,可将未反应单体回收,可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未反应单体的量。
另外,本创作的单体回收装置中,优选在所述第1移送管线上还包括第1冷却机构。
根据所述构成,自加成反应槽中移送的三氯乙烷是利用第1冷却机构而被冷却。因此,对吸收装置供给经冷却的三氯乙烷。未反应单体在三氯乙烷中的溶解度是温度越低则越大。因此,未反应单体的吸收效率提高,未反应单体的回收效率提高。另外,由于三氯乙烷的蒸汽压降低,所以可抑制与未被三氯乙烷吸收的气体一并排出到体系外的三氯乙烷的量。
另外,本创作的单体回收装置中,优选所述第1冷却机构为螺旋型热交换器。
根据所述构成,即使为小型也可有效率地进行冷却,从而可实现省空间化及节能化。
另外,本创作的单体回收装置中,优选在所述第2移送管线上还包括脱水机构。
根据所述构成,经过脱水机构,由此可降低与未反应单体一并被移送到吸收装置中的水分的量,从而可降低被移送到加成反应槽中的水分的量。由此,可抑制水分与存在于加成反应槽内的微量的氯化氢气体反应而生成盐酸,可防止加成反应槽的腐蚀。
另外,本创作的单体回收装置中,优选在所述第2移送管线上还包括氧浓度计,在所述氧浓度计与所述吸收装置之间还包括将气体排出到体系外的第1排出管线。
根据所述构成,可使用氧浓度计测定在第2移送管线中被移送的气体中所含的微量的氧的浓度。在氧的浓度因某种因素而上升的情况下,有如下担忧:如果该大量的氧被移送到吸收装置,进而被移送到加成反应槽,则会与存在于加成反应槽内的可燃性氯乙烯反应而引起火灾或爆炸。因此,在氧浓度为特定的数值以上的情况下,经由第1排出管线将气体排出到体系外。由此,可避免包含特定以上的浓度的氧的气体被移送到加成反应槽。因此,可减小引起火灾或爆炸的危险,确保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吴羽,未经株式会社吴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81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试验焦炉炉门
- 下一篇:一种氯化胆碱水剂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