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料的垂直运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9551.X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4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国;吴涛;李晨;周渊峰;王惠忠;徐引国;曹文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料 垂直 运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料的垂直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多层建筑施工,尤其是多层旧住房修缮工程,在进行翻新屋面、屋面平改坡、外墙渗漏等施工时,通常采用建筑井架来运载建筑物料。建筑井架由起重臂和内盘组成,其作为建筑工程垂直运输的常用设备之一,稳定性好,运输量大,可以搭设较大高度。然而,在多层旧住房修缮工程中采用建筑井架来运载建筑物料,存在成本高,安装不方便的问题。因此,对于多层旧住房的修缮工程来说,亟需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可重复利用的物料的垂直运输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的垂直运输装置,用于向建筑物输送物料,以解决现有的采用建筑井架运载建筑物料,存在成本高,安装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物料的运输装置操作简便,连接可靠,并可重复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物料的垂直运输装置,用于向建筑物输送物料,包括:一呈中空柱形的升降井;以及一设置在所述升降井内腔的卷扬机;所述升降井的侧壁是由杆件拼接而成的首尾相接的若干连续矩形框架,所述升降井下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升降井上靠近所述建筑物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升降井上远离所述建筑物的侧壁的矩形框架内连接剪刀撑。
进一步地,所述杆件由钢材制成。
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扶墙杆组,所述扶墙杆组的一端与所述升降井固定连接,所述扶墙杆组的另一端与建筑物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扶墙杆组的垂直间距为5米-6米。
进一步地,所述扶墙杆组包括偶数个扶墙杆,所述扶墙杆对称设置于所述升降井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井底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基座。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井远离所述建筑物的侧壁上安装有防护网。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井进料口上方搭设防护棚。
进一步地,所述卷扬机通过位于所述升降井顶部的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上设置有限位扣件,所述限位扣件位于所述卷扬机的两侧。
进一步地,还设有加固斜撑,所述加固斜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井的竖向杆件以及所述横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物料的垂直运输装置,包括杆件拼接而成的首尾相接的若干连续矩形框架组成的呈中空柱形的升降井以及设置在升降井内腔的卷扬机。运送物料时,物料通过升降井下部的进料口与卷扬机的吊钩连接,卷扬机将物料提升到预定的高度,并通过升降井上靠近建筑物侧壁上的出料口运送到施工位置。本实用新型的物料的运输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安全可靠。
2、本实用新型的物料的垂直运输装置,升降井上远离建筑物的侧壁的矩形框架内连接剪刀撑,加强了升降井的框架的整体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的物料的垂直运输装置,杆件由钢材制成,杆件通过扣件连接组成矩形框架,而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毛竹搭设的吊架来吊运物料,毛竹搭设的吊架因毛竹本身粗细不一导致受力不均,从而卷扬机固定不稳固,普遍存在牢固度差、容易倒塌等问题。与现有技术中毛竹搭设的吊架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物料的垂直运输装置取材简单,搭设方便,可以跟施工脚手架紧密配合,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并可重复使用。
4、本实用新型的物料的垂直运输装置,通过加设垂直间距为5米-6米的扶墙杆,能够防止升降井倒塌,保证了升降井整体的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物料的垂直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物料的垂直运输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物料的垂直运输装置中卷扬机的固定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物料的垂直运输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物料的垂直运输装置的结构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95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救灾环保帐篷
- 下一篇:转台、转塔、输送管、泵送机构和臂架式布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