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动板对接式双层泊车位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1634.2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3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金振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振锡 |
主分类号: | E04H6/06 | 分类号: | E04H6/06;E04H6/10 |
代理公司: | 延边科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104 | 代理人: | 崔在吉;廉德山 |
地址: | 133001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 对接 双层 泊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泊车位,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两个活动板纵向对接方式形成通道,使汽车自助上升或下降,到达两层内的上层或下层目标泊车位的活动板对接式双层泊车位。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小型汽车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小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泊车难”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主要原因是横向式的平面泊车位占地面积过大,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车位需求。为此在许多人口密集地方采取了双层式泊车位,双层式泊车位为上下两层泊车区,两层泊车区之间需要有占地面积较大的弧形弯道来连接过渡,这种泊车位存在着结构相对复杂、成本高,占地大,只适合用于大型泊车场,不适用于小型泊车场使用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使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大小型泊车场均适用的活动板对接式双层泊车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由两个侧架组成的钢结构框架,每个侧架内设有的底梁、中梁及上梁上共同设有左侧立柱、中间立柱及右侧立柱,两个侧架的底梁之间设有下车位和固定板,固定板的一端设在两个侧架的底梁上,固定板的另一端设在两个侧架的右侧立柱上,两个侧架的右侧立柱之间设有活动板控制装置的下滑轮轴,两个侧架的中梁在右侧立柱的另一侧上均设有中梁延长梁, 两个侧架的中梁延长梁右端部和底梁右端部之间设有斜架,两个侧架内的中梁延长梁之间设有右横轴,两个侧架的上梁中部之间设有左横轴,两个侧架的中梁和中梁延长梁分别连接地面且中梁延长梁右端部设为出入口,所述的活动板对接装置包括活动板,活动板包括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所述的左活动板设在左横轴上;所述的右活动板设在右横轴上,所述的左活动板上部为上车位,活动板控制装置内设有活动钢丝绳和控制器,所述的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均设在活动钢丝绳上,所述的左活动板上设有的上车位入位触点开关、上车位下降触点开关与控制器之间分别设有电连接线;所述的右活动板上设有的离开触点开关与控制器之间设有电连接线,固定板上设有的下车位上升触点开关与控制器之间设有电连接线;下车位上设有的下车位入位触点开关与控制器之间设有电连接线,右侧立柱上设有的出入口上下选择开关与控制器之间设有电连接线,所述的固定板右端高度为底梁和上梁之间的四分之一距离,中梁高度为底梁和上梁之间的二分之一距离。
所述的活动板控制装置包括两个侧架内分别设有的右侧立柱,每个右侧立柱的两端上分别设有上滑轮和下滑轮,两个下滑轮设在下滑轮轴上,每个右侧立柱的上滑轮和下滑轮之间均设有活动钢丝绳,其中一个下滑轮上还设有下滑轮同轴齿轮,下滑轮同轴齿轮与减速机上设有的减速机齿轮啮合,减速机连接在电动机上,电动机上还连接有控制器和电源线,所述的控制器、电动机、减速机、减速机齿轮、下滑轮同轴齿轮及连接在下滑轮同轴齿轮上的下滑轮均设在框架下设有的机箱内。
所述的活动板与活动钢丝绳之间均设有钢丝绳连接锁,钢丝绳连接锁与活动板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和活动板之间设有连接套。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动板对接式双层泊车位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大小型泊车场均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出入上车位时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出入下车位时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钢丝绳和右活动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框架,2、底梁,3、中梁,4、上梁,5、左侧立柱,6、中间立柱,7、右侧立柱,8、下车位,9、固定板,10、下滑轮轴,11、中梁延长梁,12、斜架,13、右横轴,14、左横轴,15、出入口,16、左活动板,17、右活动板,18、上车位,19、活动钢丝绳,20、控制器,21、上车位入位触点开关,22、上车位下降触点开关,23、离开触点开关,24、下车位上升触点开关,25、下车位入位触点开关,26、出入口上下选择开关,27、上滑轮,28、下滑轮,29、下滑轮同轴齿轮,30、减速机,31、减速机齿轮,32、电动机,33、机箱,34、钢丝绳连接锁,35、连接杆,36、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振锡,未经金振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16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