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咬死止退螺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3109.4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1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41/00 | 分类号: | F16B41/00;F16B35/04;F16B39/28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陆磊 |
地址: | 314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咬死止退 螺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咬死止退螺栓。
背景技术
螺栓是由头部和螺杆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
现有常用的螺栓螺母紧固件,是用于机械部件之间连接及装置固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零件,螺栓螺母紧固件用起来十分方便,安装容易,拆卸也容易,但是对于处在野外的基础设施中的螺栓螺母紧固件,其安全性就显得很重要,如铁路、公路桥梁、输电铁塔、微波通信塔等基础设施中用到的螺栓螺母紧固件。由于其能很方便地拆卸下来,因此,常被不法分子进行盗窃或破坏的对象,给这些基础设施造成极不安全的隐患或直接予以破坏。目前常用的螺栓相对于母螺纹构件倾斜较大,则螺栓可能在旋入母螺纹构件的母螺纹部时其姿态没有被适当导引,也就是说,螺栓保持倾斜,就产生了螺栓可能在旋入母螺纹构件时偏离螺纹节距的问题,由此还可能产生咬死和卡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盗效果好的防咬死止退螺栓,该螺栓可靠地防止其本身被咬死或卡轧在母螺纹构件中。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咬死止退螺栓,包括螺栓头、自所述螺栓头底面向下延伸形成的螺杆和形成于所述螺杆外缘上的螺纹旋合部,螺纹旋合部在螺杆上形成螺杆螺纹脊;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栓头为圆柱状螺栓头,其上端面上设有端面棘齿,该端面棘齿的止退方向与所述螺纹旋合部的螺纹前进方向一致;在所述螺栓头的上端还设有一外六角螺栓连接头,其下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端面棘齿相互啮合的辅助端面棘齿;
在所述螺纹旋合部远离螺栓头的一端设有一导引杆,所述导引杆的直径小于螺杆的直径,在所述导引杆上设有形成于所述导引杆外缘上的导引杆螺纹旋合部;相对于所述螺杆螺纹脊,形成在所述导引杆螺纹旋合部上的导引杆螺纹脊被形成为反向螺纹结构。
进一步的,在所述螺栓头的螺杆朝向面上固定有一环形弹片,所述环形弹片的中心朝向螺杆方向隆起,所述螺杆贯穿环形弹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防咬死止退螺栓具有如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的螺栓头为圆柱状螺栓头,其上端面上设有端面棘齿,该端面棘齿的止退方向与所述螺纹前进方向一致;在所述螺栓头的上端还设有一外六角螺栓连接头,其下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端面棘齿相互啮合的辅助端面棘齿。螺栓装入设备后,由六角扳手拧动外六角螺栓连接头,辅助端面棘齿带动与之啮合的端面棘齿转动,从而带动螺栓旋进。拧紧后,取下外六角螺栓连接头,由于端面棘齿的止退方向与所述螺纹前进方向一致,用常规手段和工具就再也无法从外端将螺栓卸下,以达到防盗目的。
2、本实用新型在导引杆上设有形成于所述导引杆外缘上的导引杆螺纹旋合部;相对于所述螺杆螺纹脊,形成在所述导引杆螺纹旋合部上的导引杆螺纹脊被形成为反向螺纹结构。当螺栓倾斜时不能旋进母螺纹构件,所以螺栓在不合适的情况下再也旋不进母螺纹构件。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螺栓的咬死和卡轧。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螺栓头的螺杆朝向面上固定有环形弹片,所述环形弹片的中心朝向螺杆方向隆起。因此通过本防咬死止退螺栓快将两个被连接零件固定时,其螺栓头的螺杆朝向面上的环形弹片会开始接触被连接零件的一侧表面,随着本防咬死止退螺栓的进一步拧紧,上述中的环形弹片就会开始变形,从而对被连接零件产生一个反弹力,最终是两个被连接零件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张紧力,保证两个被连接零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咬死止退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栓头,11、端面棘齿,2、螺杆,3、螺纹旋合部,31、螺杆螺纹脊,4、环形弹片,5、导引杆螺纹旋合部,51、导引杆螺纹脊,6、外六角螺栓连接头,61、辅助端面棘齿,7、导引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防咬死止退螺栓,包括螺栓头1、自所述螺栓头1底面向下延伸形成的螺杆2和形成于所述螺杆2外缘上的螺纹旋合部3,螺纹旋合部3在螺杆2上形成螺杆螺纹脊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31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