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转轴及其应用的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3314.0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5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邬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02 | 分类号: | F16C3/02;H02K5/1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5 | 代理人: | 古冠开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转轴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转轴及其应用的电机。
背景技术:
在电机制造领域,由于电机铁芯磁阻不平衡以及绕组在电机中的分布电容不同等因素造成铁芯中各部位感应磁势不相等,该磁势差会在铁芯、轴承、转轴之间的闭合回路中产生零序电压分量进而产生零序电流分量,该零序电流将会造成电机轴承的电腐蚀,进而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目前解决轴电流对于轴承危害的方法包括在电机转轴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隔绝零序电流在轴承和转轴之间的连通,达到保护电机轴承的目的,但是该绝缘层容易从电机转轴的外表面上滑动或者脱落,导致隔绝效果失效,造成电机轴承的电腐蚀,损害电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转轴及其应用的电机,该电机转轴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绝缘层不易滑动或者脱落,有效防止电机轴承的电腐蚀,该电机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高,绝缘层不易滑动或者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电机转轴,所述的转轴是阶梯轴,在转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台阶部,在台阶部的底面上设置有防滑部,在台阶部上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包裹在台阶部的外表面上并嵌套在防滑部里面。
上述所述的防滑部可以是凹槽或者是凸起。
上述所述的台阶部的数量是两个,分别设置在转轴的一端部和转轴的中部。
在台阶部的一侧形成轴肩。
一种电机,包括转轴、转子组件、塑封定子和端盖,所述的塑封定子包括定子组件和塑封外壳,塑封外壳包裹在定子组件外面,塑封外壳中间开设有空腔,转子组件安装在转轴上并安装在空腔里面,端盖安装在塑封外壳端部,转轴支承在两端盖的轴承上,所述的转轴是阶梯轴,在转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台阶部,在台阶部的底面上设置有防滑部,在台阶部上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包裹在台阶部的外表面上并嵌套在防滑部里面,轴承嵌套在绝缘层外面。
上述所述的防滑部可以是凹槽或者是凸起。
上述所述的台阶部的数量是两个,分别设置在转轴的一端部和转轴的中部。
上述所述的轴承内侧、转轴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卡槽,在环形卡槽里面嵌套安装有卡簧。
上述所述的轴承和卡簧之间、转轴上嵌套安装有绝缘垫片。
在台阶部的一侧形成轴肩,轴承的一端面紧靠着轴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1)在转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台阶部,在台阶部的底面上设置有防滑部,在台阶部上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包裹在台阶部的外表面上并嵌套在防滑部里面,该结构简单,绝缘层不易滑动或者从转轴上脱落,可靠性高,有效防止电机轴承的电腐蚀;2)一种电机,塑封外壳中间开设有空腔,转子组件安装在转轴上并安装在空腔里面,端盖安装在塑封外壳端部,转轴支承在两端盖的轴承上,在转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台阶部,在台阶部的底面上设置有防滑部,在台阶部上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包裹在台阶部的外表面上并嵌套在防滑部里面,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高,绝缘层不易脱落,电机使用寿命长;3)轴承内侧、转轴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卡槽,在环形卡槽里面嵌套安装有卡簧,结构简单,有效防止轴承上下移动;4)轴承和卡簧之间、转轴上嵌套安装有绝缘垫片,有效防止轴电流的产生,可靠性高,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轴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轴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B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机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机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C-C剖视图;
图8是图7中D-D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机转轴,所述的转轴1是阶梯轴,在转轴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台阶部11,在台阶部11的底面上设置有防滑部110,在台阶部11上设置有绝缘层2,绝缘层2包裹在台阶部11的外表面上并嵌套在防滑部110里面。
防滑部110可以是凹槽或者是凸起。
台阶部11的数量是两个,分别设置在转轴1的一端部和转轴1的中部。
在台阶部的一侧形成轴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3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