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道路环境3D实景采集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3415.8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4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仕海;邓天民;叶长安;杨亚璪;熊建新;林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8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6140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道路 环境 实景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道路交通3D建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道路环境3D实景采集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正全方位地渗入城市规划领域中,而“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数字城市”(Digital City)概念的提出和相关技术的逐步完善,也使得城市规划设计的技术手段越来越丰富,道路3D实景采集系统是3D-GIS研究的一部分,该系统的研究、建立与应用是目前GIS学科的热点之一,在数字城市、自然资源管理、城市规划、交通等应用领域显示出重要的价值和巨大的潜力。
道路3D实景采集系统是建立数字城市的基础和重点,是智能交通系统ITS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人们正在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进行城市建模,而且已经取得非常重要的进展。由于我国数字城市建设起步较晚,在我国,城市GIS系统正从二维GIS向三维GIS发展,通讯基础设施的进展速度比较快,政府和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建设的进展比较慢,数字城市的综合集成还处在低级阶段。道路3D实景采集技术是实现道路三维GIS系统的关键技术。道路3D实景采集系统是指能对道路(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级公路等)某区域内空间对象进行三维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是建立三维GIS系统的基础。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在道路3D实景采集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也得到了丰硕的成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三维实景采集、可视化等技术在城市管理、高速公路管理,公路应急指挥,出行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发展。但是,目前在复杂建筑物建模、真实纹理提取、实景连续采集等方面还有些问题急待解决,且大多数的3D采集装置都结构复杂、价格高昂,难以在国内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应用于道路环境3D实景采集的装置,通过该装置能够对城市道路的3D实景进行快速、高效地采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道路环境3D实景采集的装置,包括全景摄像机、卫星定位装置、惯量姿态检测装置和车载计算机,所述全景摄像机、卫星定位装置、惯量姿态检测装置和车载计算机全部安装在采集车上;全景摄像机、卫星定位装置、惯量姿态检测装置分别与车载计算机相连。
进一步,所述卫星定位装置采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进一步,所述卫星定位装置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
进一步,所述GPS卫星定位系统采用1块GPS模块。
进一步,所述车载计算机采用固体硬盘。固体硬盘速度快,且抗震性能好,非常适合于应用于车载计算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道路环境3D实景采集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且所有装置全部安装于一台采集车上,能够快速、高效地对城市道路环境进行3D实景采集,为后期工作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装置安装于一台采集车上,包括有:全景摄像机、卫星定位装置、惯量姿态检测装置和车载计算机,全景摄像机、卫星定位装置、惯量姿态检测装置分别和车载计算机相连。其中,全景摄像机用于对道路环境进行360度全景拍摄,并将拍摄图像传送给车载计算机;卫星定位装置和惯量姿态检测装置IMU分别采集空间位置信息和车辆姿态数据并将数据传送至车载计算机;全景摄像机、卫星定位装置和惯量姿态检测装置采用时间同步技术进行各项数据采集。
在本实施例中,卫星定位装置采用但不限于GPS卫星定位系统,其中采用1块GPS模块。当需要进行道路环境的3D实景采集时,工作人员将采集车行驶在道路上,车速控制在30~50km/h之内,开启系统,系统将自动对数据进行采集。其中,全景摄像机、GPS卫星定位系统和惯量姿态检测装置同步进行各项数据采集,当采集到数据后将数据传送至车载计算机。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34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邮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装配于卖场无线呼叫服务系统的呼叫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