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DBR电流控制电路以及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3595.X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5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思更;赵其圣;李明;路磊;薛登山;贲仕健;闫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5/042 | 分类号: | H01S5/042;H01S5/062;H01S5/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br 电流 控制电路 以及 模块 | ||
1.一种DBR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微控制器、第一电阻单元、三极管单元;
所述第一电阻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单元的集电极;
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模数转换引脚和第二模数转换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单元的两端,用于采集所述第一电阻单元两端的电压;所述微控制器的脉宽调制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单元的基极;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电压,控制输入到所述三极管单元基极的电流,进而控制通过发射极输出的DBR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BR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BR电流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单元;所述第二电阻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单元用于调节所述电源通过所述第一电阻单元输入到所述三极管单元集电极的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DBR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BR电流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单元;
所述第三电阻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脉宽调制引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单元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单元用于对所述微控制器输入到所述三极管单元基极的电流进行限流保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DBR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BR电流控制电路还包括:电容单元;
所述电容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单元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点连接,所述电容单元用于保持所述微控制器输入到所述三极管单元基极电流的稳定。
5.一种DBR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微控制器、三极管单元、第一电阻单元;
所述电源与所述三极管单元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单元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模数转换引脚和第二模数转换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单元的两端,用于采集所述第一电阻单元两端的电压;所述微控制器的脉宽调制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单元的基极;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电压,控制输入到所述三极管单元基极的电流,进而控制通过发射极输出的DBR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DBR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BR电流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单元;所述第二电阻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单元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单元用于调节所述电源输入到所述三极管单元的集电极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DBR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BR电流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单元;
所述第三电阻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脉宽调制引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单元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单元用于对所述微控制器输入到所述三极管单元基极的电流进行限流保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DBR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BR电流控制电路还包括:电容单元;
所述电容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单元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点连接,所述电容单元用于保持所述微控制器输入到所述三极管单元基极电流的稳定。
9.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以及包含有DBR区的激光器;其中,在所述电路板上形成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DBR电流控制电路,所述DBR电流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提供给所述激光器DBR区的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359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