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磁耦合谐振方式供电的无线存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4073.1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6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野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李顺德;王睿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耦合 谐振 方式 供电 无线 存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存储器,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磁耦合谐振方式供电的无线存储器。
背景技术
存储器是一种记忆设备,各类计算机系统的程序和数据都需要保存在存储器,其在现代控制设备中占有必不可少的地位。存储器在自身供电条件下,通过数据线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换,并利用其内部电路和元件对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理。
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需要被处理,传递和保存,对存储器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早期的存储器都是与其他设备固定在一起使用的,如个人电脑中的硬盘,单片机内部或外接的ROM、RAM等;为了提高存储器的流通能力,随后出现了如软盘,U盘以及移动硬盘等可以随身携带,任意移动和放置,通过连接线能与任何带相同接口和通信协议的设备进行通信的存储器;为了进一步提高存储器的灵活性,现在又出现了带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无线硬盘,这类存储器自带电池作为电源,利用WIFI技术进行数据和信息传递。
现有移动存储器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对于使用连接线的移动硬盘来说,其与电脑等设备的连接需要USB等连接线,同时占用主机设备的I/O接口,常常造成极大的不方便对于无线硬盘来说,其自身所带电池容量有限制,而WIFI模块耗电较大,因此整个无线硬盘续航能力差;且大容量电池的存在,增加了无线硬盘的体积和重量。因此目前还不存在能同时进行无线供电和无线数据传输的存储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就是针对上述传统存储器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磁耦合谐振方式供电的无线存储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磁耦合谐振方式供电的无线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能发生模块和无线存储模块,所述电能发生模块和无线存储模块通过磁场建立连接,所述电能发生模块包括整流电路、高频逆变电路、发射线圈、采样电路、发射控制电路和发射显示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滤波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高频逆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发射线圈和发射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入端与发射线圈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发射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发射显示电路连接;所述无线存储模块包括接收线圈、整流滤波电路、DC-DC电路、接收控制电路、接收指示电路、WIFI模块、存储模块和备用电池,所述接收线圈的输出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DC-DC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存储模块、WIFI模块和接收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收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接收指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备用电池与存储模块连接,所述存储模块和WIFI模块连接,所述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通过频率相同的磁场耦合产生谐振建立连接。
本实用新型总的技术方案,基于磁耦合谐振方式,通过发射线圈产生高频磁场,接收线圈在谐振状态下接收发射模块的磁场能量,从而实现利用电能发生模块为无线存储模块持续的供电,使无线存储模块能不间断地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具体的,所述电能发生模块还包括电路接口,所述电路接口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路接口为市电电路接口和/或三相电路接口。
具体的,所述无线存储模块还包括外部接口,所述外部接口与存储模块连接,所述外部接口为USB接口、串口和并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在完全与主体设备不接触的情况下,进行快速、无线的数据传输,并能通过无线方式为存储器提供不间断的、稳定的工作电压和电流,同时无线供电效率高,传输距离远,还能减小存储器本身的体积和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发生模块的逻辑示意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存储模块的逻辑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发生模块,电能发生模块包括整流电路、高频逆变电路、发射线圈、采样电路、发射控制电路和发射显示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滤波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高频逆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发射线圈和发射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入端与发射线圈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发射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发射显示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40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转子及其中间叠片、电机
- 下一篇:一种变电站除湿机智能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