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封条及具有其的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4152.2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7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苏娜;赵亮;汪小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3/02 | 分类号: | F25D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条 具有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门封条及具有其的冰箱。
背景技术
门封条是保证冰箱密封性的重要部件之一,它将冰箱的门体和箱体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可防止冰箱内冷气外漏。但是市场上部分冰箱的门封条因变形导致容易脱落,造成冰箱的密封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封条,该门封条可提高冰箱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包括上述的门封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门封条,该门封条设在冰箱的门胆上,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气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适于设在所述门胆上,所述连接部的周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外表面适于与所述门胆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门封条,通过在连接部上设有凸起,凸起的外表面适于与门胆接触,增加了门封条与门胆的接触面积,增大了门封条与门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门封拉力,避免门封条从门胆上脱落,且使得门体更好的贴附于箱体上,减少箱体与门体之间的空隙以减少冷气外泄,进而提高冰箱的冷藏效果和/或冷冻效果。同时通过在连接部上设有凸起,可提高门封条的结构强度,延长门封条的使用寿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封条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为两个且设在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侧壁上。从而使连接部的两侧所受的摩擦力均衡。
具体地,所述两个凸起关于所述连接部左右对称设置。从而提高门封条的美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壁沿朝向所述本体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由此,在安装连接部时,凸起易于挤压变形,以便于连接部安装在凹槽内,同时使得连接部不易从凹槽内脱落,进一步提高门封拉力。
具体地,所述凸起的横截面积在从内到外的方向上逐渐减小。由此,凸起不易折断且易于变形,连接部便于安装于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为两组,所述两组凸起分别设在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侧壁上,且每组所述凸起中的多个凸起间隔开设置。从而在保证连接部易于安装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加连接部与门胆的接触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气囊为多个。从而提高门封条的缓冲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冰箱,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门封条。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封条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封条装配在门胆上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门封条100、本体10、气囊11、连接部20、连接部的左侧壁21、连接部的右侧壁22、凸起23、
门胆200、凹槽210、槽孔2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41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相色谱用流动相盛放装置
- 下一篇:新型自动控温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