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间横梁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4245.5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7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宾;陈智魁;李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52 | 分类号: | G01B5/252;G01B5/00;G01B5/2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横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中间横梁检测工具,具体是一种中间横梁检具。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中间横梁的工艺流程是先冲孔后折弯。此种工艺流程由于存在制造误差,难以保证中间横梁的两翼面孔(上翼面孔和下翼面孔)的同心度、中间横梁的两翼面孔与腹面孔的相对位置度、中间横梁的角度均符合技术标准,使得在后续装配过程中,一方面导致螺栓无法顺利通过中间横梁的两翼面孔与腹面孔,从而造成装配困难,另一方面导致螺栓拧紧时易出现滑丝,从而造成螺栓的频繁更换,进而造成装配成本增加。因此,为了保证装配顺利并降低装配成本,装配前需要对中间横梁的两翼面孔的同心度、中间横梁的两翼面孔与腹面孔的相对位置度、中间横梁的角度进行检测。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中间横梁的检测主要是通过卷尺、钢板尺等检测工具来实现的。实践表明,上述检测工具由于自身结构所限,存在如下问题:其一,由于卷尺、钢板尺的测量误差较大,导致中间横梁的检测精度较低,由此难以保证中间横梁的两翼面孔的同心度、中间横梁的两翼面孔与腹面孔的相对位置度、中间横梁的角度均符合技术标准。其二,由于卷尺、钢板尺的测量效率较低,导致中间横梁的抽检数量有限,由此容易造成错检、漏检,从而同样难以保证中间横梁的两翼面孔的同心度、中间横梁的两翼面孔与腹面孔的相对位置度、中间横梁的角度均符合技术标准。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中间横梁检测工具,以解决现有中间横梁检测工具测量误差大、测量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中间横梁检测工具测量误差大、测量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中间横梁检具。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中间横梁检具,包括其截面为倒L形的梁体;所述梁体包括矩形上翼面和倒U形腹面;矩形上翼面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翼面销孔;翼面销孔内穿设有翼面销轴;倒U形腹面开设有前后贯通的腹面销孔;腹面销孔内穿设有腹面销轴。
使用时,如图3所示,将矩形上翼面与中间横梁的上翼面贴合,将倒U形腹面与中间横梁的腹面贴合。具体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将翼面销轴向下依次穿入翼面销孔、中间横梁的上翼面孔、中间横梁的下翼面孔。若翼面销轴能够从中间横梁的下翼面孔顺利穿过,则表明中间横梁的两翼面孔(上翼面孔和下翼面孔)的同心度符合技术标准。然后,将腹面销轴向前依次穿入腹面销孔、中间横梁的腹面孔。若腹面销轴能够从中间横梁的腹面孔顺利穿过,则表明两翼面孔与腹面孔的相对位置度符合技术标准。最后,观察矩形上翼面与中间横梁的上翼面是否贴合、倒U形腹面与中间横梁的腹面是否贴合。若贴合,则表明中间横梁的角度符合技术标准。基于上述过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间横梁检具实现了对中间横梁的两翼面孔的同心度、中间横梁的两翼面孔与腹面孔的相对位置度、中间横梁的角度进行一次性快速检测。与现有检测工具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间横梁检具具有如下优点:其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间横梁检具的测量误差更小,使得中间横梁的检测精度有效提高,由此有效保证了中间横梁的两翼面孔的同心度、中间横梁的两翼面孔与腹面孔的相对位置度、中间横梁的角度均符合技术标准,从而有效保证了装配顺利并降低了装配成本。其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间横梁检具的测量效率更高,使得中间横梁的抽检数量大幅增加,由此有效防止了错检、漏检,从而有效保证了中间横梁的两翼面孔的同心度、中间横梁的两翼面孔与腹面孔的相对位置度、中间横梁的角度均符合技术标准,进而有效保证了装配顺利并降低了装配成本。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间横梁检具基于全新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中间横梁检测工具测量误差大、测量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效解决了现有中间横梁检测工具测量误差大、测量效率低的问题,适用于汽车中间横梁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矩形上翼面,2-倒U形腹面,3-翼面销轴,4-腹面销轴,5-中间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中间横梁检具,包括其截面为倒L形的梁体;所述梁体包括矩形上翼面1和倒U形腹面2;矩形上翼面1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翼面销孔;翼面销孔内穿设有翼面销轴3;倒U形腹面2开设有前后贯通的腹面销孔;腹面销孔内穿设有腹面销轴4。
具体实施时,所述翼面销孔的数目为两对;第一对翼面销孔左右对称开设于矩形上翼面1的左前部和右前部;第二对翼面销孔左右对称开设于矩形上翼面1的左后部和右后部;第二对翼面销孔的间距小于第一对翼面销孔的间距;所述翼面销轴3的数目为两对;两对翼面销轴3一一对应穿设于两对翼面销孔内;所述腹面销孔的数目为两对;第一对腹面销孔左右对称开设于倒U形腹面2的左上部和右上部;第二对腹面销孔左右对称开设于倒U形腹面2的左下部和右下部;第二对腹面销孔的间距等于第一对腹面销孔的间距;所述腹面销轴4的数目为两对;两对腹面销轴4一一对应穿设于两对腹面销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42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