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称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5101.1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8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向威;王鹏;龚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62 | 分类号: | G01G19/62;B65G47/8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称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称重系统。
背景技术
产品组装的终端都会应用到整个产品的称重,电子产品的组包工序中的一个主要过程“附件置入”,易因人工疏忽而造成漏装,故此,业界普遍采用称重的方式来进行检测,当进行“SFC”( Shop Flow Control现场管理)信息化工厂建设时,还需要对这类重点检测点进行管控,这无形之中,就加大了员工的工作量,因此课题牵涉到了机械、电控、软件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常规的软件公司或是生产线体承制公司无法独立完成该站别的技术改造,整个平板电视制造行业,还未能就此课题进行开发,基本上都是以人工为主的作业。
现阶普遍采用的作业方式:货物搬运至电子秤(业界有使用机械臂搬运方式),扫录条形码、称重、录入SFC系统中保存(业界也有使用全自动方案),称重OK品,搬回流水线进入下一站(业界有使用机械臂搬运方式),人工作业或半自动作业效率低下,不能满足批量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称重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自动称重系统,用于称量货物的重量和记录相应货物的编码,包括:
一电子秤,用于称量货物的重量;
一传动装置,用于承载货物在轨道上移动,所述电子秤设置在轨道下方;
一自动升降台,用于托起和降下电子秤;
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传动装置和自动升降台的启动与停止,该控制器与电子秤以串口通信来采集货物的重量数据;
一传感装置,用于检测货物在轨道上的位置,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来实施控制传动装置和自动升降台;
一扫描装置,用于扫描货物的编码;
一PC主机,用于发送启动信号给控制器、以及接收控制器获取的货物重量信息和扫描装置获取的货物编码。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若干滚筒和一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驱动滚筒滚动,所述若干滚筒按一定间隔平行排布构成所述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光电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扫描装置为一扫描枪。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前端依次设有一封箱机、一打包机,该封箱机用于货物的封箱,该打包机用于封箱后的货物捆扎。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升降台为气缸式托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自动称重系统将现有的3个作业过程,合并到一个站点一次性完成:1、以低成本实现了货物与电子秤间的“自动搬运”,2、实现了货物序号与称重结果自动录入PC主机的SFC系统,3、以电气联动方式,实现NG品的分别处理,以及OK品与生产线的无隙化接入,确保了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称重系统的原理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称重系统,用于称量货物的重量和记录相应货物的编码,包括:
一电子秤10,用于称量货物的重量;
一传动装置,用于承载货物在轨道上移动,所述电子秤10设置在轨道下方,该传动装置包括若干滚筒20和一驱动电机30,该驱动电机30驱动滚筒20滚动,所述若干滚筒20等间隔平行排布构成所述轨道;
一自动升降台40,用于托起和降下电子秤10,该自动升降台40为气缸式托举装置;
一控制器50,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30和自动升降台的启动与停止,该控制器50与电子秤10以串口通信来采集货物的重量数据;
一传感装置,用于检测货物在轨道上的位置,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给控制器50,控制器50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来实施控制驱动电机30和自动升降台40,其中,所述传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光电传感器60;
一扫描装置,用于扫描货物的编码,其中,该扫描装置为一扫描枪70;
一PC主机80,用于发送启动信号给控制器50、以及接收控制器50获取的货物重量信息和扫描枪70获取的货物编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前端依次设有一封箱机90、一打包机100,该封箱机90用于货物的封箱,该打包机100用于封箱后的货物捆扎,货物进行封箱和打包后进入轨道实施称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51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带插头的等电位电源避雷器
- 下一篇:一种短梗大参的扦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