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堵料导流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5148.8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4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廖纯德;詹斌;肖安元;王瑞森;刘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66 | 分类号: | B65D88/66;B65G47/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002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堵料 导流 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式输送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堵料导流挡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带式输送机头部漏斗设计采用的调节挡板,用于调整煤流的运行轨迹,以达到带式输送机载料的正常倒运,但调节挡板粘煤甚至造成落煤筒堵塞,这一直困扰着输送系统的正常运行。
虽然落煤筒安装振打装置,但振打效果只能振落落煤筒筒壁的粘煤,振动力不能很好的传递至调节挡板,造成该处结拱的粘煤只能通过人工清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生产力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粘煤在调节挡板上结拱、堵料的防堵料导流挡板。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防堵料导流挡板,包括导流挡板,所述导流挡板的端部铰接在带式输送机头部的漏斗上,所述导流挡板的下部设置有一可用于调节所述导流挡板的垂直夹角并可使得所述导流挡板在落料时振动的柔性缓冲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缓冲装置包括:
一缓冲调节推杆和一调节手轮,所述缓冲调节推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带式输送机头部的漏斗的斗壁并作用于所述导流挡板,其另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手轮;
一套设在所述缓冲调节推杆位于所述带式输送机头部的漏斗的斗壁的位置的滑动架,所述滑动架固定在所述斗壁上;
一设置在所述滑动架的外侧面上的套筒,所述套筒为一带底的筒体,所述套筒的筒顶面与所述滑动架的外侧面接触,所述缓冲调节推杆贯穿所述套筒;
一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筒内的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缓冲调节推杆螺纹连接且所述螺母相对于所述套筒无法旋转;
一套设在所述缓冲调节推杆位于所述套筒中的杆体上的回复弹簧,其一端作用在所述套筒的筒底的内壁上,其另一端将所述螺母的端面顶在所述滑动架的外侧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调节推杆作用于所述导流挡板的一端设置有一耳板,在位于导流挡板的下部设置有一铰接座,所述耳板铰接在所述铰接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调节推杆位于所述带式输送机头部的漏斗外的杆体上套设有一可沿所述缓冲调节推杆轴向折叠的防尘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调节推杆位于所述带式输送机头部的漏斗的斗壁的位置套设有一密封圈。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有效解决带式输送机落料漏斗内的粘煤堵料问题,无需人工清理堵料,从而减轻了人工的劳动强度,缩短了停机检修的时间。不仅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而且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防堵料导流挡板,包括导流挡板100和设置在导流挡板100下部的柔性缓冲装置200。导流挡板100的端部铰接在带式输送机头部的漏斗300上。
柔性缓冲装置200包括缓冲调节推杆210、调节手轮220、滑动架230、套筒240、螺母250、回复弹簧260以及防尘罩270。
缓冲调节推杆210的一端211穿过带式输送机头部的漏斗300的斗壁310并连接有一耳板213,相应地,在导流挡板100的下部设置有一铰接座110,耳板213铰接在铰接座110中,缓冲调节推杆210的一端212连接调节手轮220。滑动架230套设在缓冲调节推杆210位于带式输送机头部的漏斗300的斗壁310的位置处,并且滑动架230固定在带式输送机头部的漏斗300的斗壁3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运输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衡阳运输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51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