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固液分离压滤装置的管式膜过滤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5180.6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0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怀林;云金明;关晓琳;尹燕亓;时良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米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6 | 分类号: | B01D6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游富英 |
地址: | 21004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分离 压滤 装置 管式膜 过滤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液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液分离压滤装置的管式膜过滤部件。
背景技术
目前固液分离技术中压滤装置的压滤部分一般由活塞、带夹层的端盖以及两端分别连通端盖与活塞的滤芯及滤网等构成。分离腔内设置多根包裹着滤网的滤芯组成的过滤部件,在压滤过程中,通过活塞相对于端盖移动及同轴线转动,将待分离物料进行固液分离,过滤出的滤汁则通过滤网进入滤芯内,随滤芯的导液通道进入该两端的端盖和活塞杆内的集液腔后排出,而剩余的固体物料则输送至过滤装置外。
现有技术中压滤装置的滤芯一般为管状结构,并在外层采用滤网支撑,并固定在滤网组件的中心,有效将滤网支撑与滤液导出和汇集的功能特点相结合,滤芯外圆周有规则的沟槽构成的导液通道与两端集液腔连通,无须其它导液装置,即可实现分离的汁液经滤芯通道汇集至两端集液腔中。然而在压滤过程中,这种滤芯会因为待分离物料对滤网的挤压作用,致使滤网堵塞滤芯上的导液通道,减少导液面积,造成导液不畅,影响滤液的过滤和流动,进而影响压滤装置的分离效率;而且这种滤网的孔径往往在1~10mm之间,孔径较大且容易变形,在压滤过程中,待分离物料以错流方式通过,导致固液分离效率低,分离效果不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压滤装置中过滤部件的滤网机械性能差、孔径大且分布不均、无法实现高精度过滤,且在压滤过程中常规的错流过滤方式导致固液分离效率低、分离效果不彻底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固液分离压滤装置的管式膜过滤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固液分离压滤装置的管式膜过滤部件,由滤芯和包覆在滤芯外表面的管式膜组成;所述滤芯为圆柱体,其外表面沿圆周均匀分布有凹槽,所述凹槽沿轴向延伸构成滤芯的导液通道;所述管式膜由内侧的支撑层和外侧的膜层紧密贴合而成。
所述滤芯外表面与管式膜之间的间隙为5~20mm;管式膜与滤芯外表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确保压滤过程中不影响滤芯的弯曲变形。
所述管式膜是一种微孔滤膜,其膜层的孔径为0.1~10μm,将有效截留待分离料液中的大量杂质和大分子物质,提高过滤部件的分离效率,使得固液分离更加彻底。所述膜层是由聚偏氟乙烯、聚醚砜、聚砜、聚丙烯晴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原料制备而成,在制备过程中,既可以采用热致相分离法成膜,也可以通过非溶剂转相法成膜。
所述支撑层由无纺布螺旋缠绕而成,也可以由纤维编织缠绕形成纤维支撑骨架;其位于管式膜最内侧,为外侧膜层的涂覆提供支撑。
使用时,过滤部件的两端通过连接固定件分别与压滤活塞杆及端盖连接,且滤芯外表面上的凹槽形成的导液通道与压滤活塞杆内部的集液腔和端盖内部的集液腔相连通;在固液分离过程中,通过活塞杆的螺旋与伸缩运动,带动过滤部件的螺旋与伸缩运动,待分离的固液混合物首先经过管式膜的过滤作用,截留大量杂质及大分子颗粒物质,透过管式膜的滤液经内部滤芯的再次过滤,由管式膜与滤芯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以及滤芯外表面上的凹槽形成的导液通道进入压滤活塞杆内部的集液腔以及端盖内部的集液腔后排出。有效避免待分离固液混合物中的杂质及大分子颗粒物质对导液通道造成的堵塞,增强了滤芯的透过能力,进而实现固液分离的彻底性。采用外压式内支撑型管式膜,可以保证固液分离结束后,滤饼含水率下降至15%~3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 管式膜是一种具有高通量、孔径分布均匀的外压式管式微孔滤膜,通过管式膜的截留过滤作用,有效避免待分离固液混合物中的杂质及大分子颗粒物质对导液通道造成的堵塞,增强了滤芯的透过能力,使得固液分离更加彻底,分离结束后滤饼含水率下降至15%~35%。
(2) 管式膜由内侧的支撑层和外侧的膜层紧密贴合组成,内侧支撑层高强度的支撑结构使得压滤装置的滤芯与管式膜之间无需增加其它的支撑部件,能够承受更高的压力,有效避免支撑部件堵塞滤芯外圆周上的导液通道,且保证管式膜不影响内部滤芯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过滤部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3为管式膜截面图。
其中:1为滤芯,2为导液通道,3为管式膜,4为连接固定件,5为压滤活塞杆,6为端盖,7为压滤活塞杆内部的集液腔,8为端盖内部的集液腔,31为支撑层,32为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米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米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51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混合瓶
- 下一篇:一种探月工程用小型化多种类数据源模拟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