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共模电感的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5534.7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4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卞新海;郭洪岩;张黎;陈锦辉;赖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1 | 分类号: | H01L23/31;H01L23/6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14429 江苏省无锡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电感 封装 结构 | ||
1.一种集成共模电感的封装结构,包括平面状的电感线圈(100),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线圈(100)的线宽小于线距,所述电感线圈(100)包括上下分布的上层电感线圈(110)和下层电感线圈(120),
在所述上层电感线圈(110)的内端口和外端口处分别设置与上层电感线圈(110)垂直向上连接的上层金属柱(210),所述上层金属柱(210)的端面设置金属柱保护层(410);
在所述下层电感线圈(120)的内端口和外端口处分别设置与下层电感线圈(120)垂直连接的下层金属柱(220),所述下层金属柱(220)的垂直方向与上层金属柱(210)的垂直方向相同或相反,所述下层金属柱(220)的端面设置金属柱保护层(420);
所述上层电感线圈(110)和下层电感线圈(120)的绕制方向、匝数、线宽、线距均分别一致且在垂直方向上无重叠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共模电感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电感线圈(110)和下层电感线圈(120)均呈螺旋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共模电感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电感线圈(120)的厚度与上层电感线圈(110)的厚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共模电感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电感线圈(120)与上层电感线圈(110)紧邻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共模电感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电感线圈(120)与上层电感线圈(110)之间设置介电层(6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共模电感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柱保护层(410)的表面设置焊球(510),所述金属柱保护层(420)的表面设置焊球(52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共模电感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塑封层(300),所述上层电感线圈(110)、上层金属柱(210)、下层电感线圈(120)、下层金属柱(220)塑封于同一塑封层(300)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共模电感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封层(300)包括至少两层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共模电感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电感线圈(110)和上层金属柱(210)塑封于一层塑封层内,所述下层电感线圈(120)和下层金属柱(220)塑封于另一层塑封层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共模电感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金属柱(220)垂直下层电感线圈(120)向上,所述上层电感线圈(110)、上层金属柱(210)和下层金属柱(220)塑封于一层塑封层内,所述下层电感线圈(120)塑封于另一层塑封层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未经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55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