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验火花塞橡胶护套上尼龙骨架是否装反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5761.X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5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魏二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三力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3/58 | 分类号: | H01T13/5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00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验 火花塞 橡胶 护套 尼龙 骨架 是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花塞橡胶护套检验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检验火花塞橡胶护套上尼龙骨架是否装反的装置。
背景技术
火花塞橡胶护套是汽车发动机里的重要部件,对其功能要求较高。火花塞的作用为:把高压导线(火嘴线)送来的脉冲高压电放电,击穿火花塞两电极间空气,产生电火花以此引燃气缸内的混合气体,因此,火花塞影响着发动机的启动能力、性能、消耗量和废气排放水平,如果说发动机是车子的心脏的话,那么火花塞便是“心脏”的“起博器”。
火花塞在工作时,中心电极的电压会高达20000V左右,为了防止高压电流短路,中心电极采用陶瓷做绝缘材料,而在陶瓷外侧有一层波纹状绝缘体,为防止电压击穿,在绝缘体的外面,还有一层火花塞橡胶护套,火花塞橡胶护套外套有尼龙骨架,主要起到双层保护(防止电压击穿)及定位作用,结构如图1所示。
由于尼龙材料的加工工艺与橡胶的加工工艺有较大差距,再加上该尼龙骨架的壁厚只有2mm,故在橡胶模压过程中无法实现橡胶与尼龙的结合,只有采取分别生产,完成后装配才能实现,由于尼龙骨件中间的凸起不在正中间(一边长、一边短),进而导致在骨架安装的过程中,骨架装反的现象经常发生,在安装过程无法有效杜绝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检验加以控制,但由于橡胶与尼龙骨架均是黑色,长时间人工检验后,即使骨架装反的制品也有漏检的风险,故设计一种装置,让装置来辨别出骨架是否装反,能够有效避免漏检现象。
而现有技术很少涉及怎么检测的问题,都是通过人工发现与检测,漏检率很高。经过文献检索,暂未发现相关的专利及文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人工检验火花塞橡胶护套上尼龙骨架是否装反时,容易存在漏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验火花塞橡胶护套上尼龙骨架是否装反的装置,骨架安装正确的制品能顺利通过检测,骨架安装不正确的制品不能顺利通过,有效降低了骨架装反漏检的风险。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检验火花塞橡胶护套上尼龙骨架是否装反的装置,包括操作平台,还包括检验工装、隔离挡板、滑板和支架,所述的操作平台为一个平面;所述的检验工装固定在操作平台上,检验工装中部设有开口;所述的隔离挡板竖直地固定在操作平台的周围,一侧留有开口;所述的操作平台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滑板固定在支架的内部,滑板位于检验工装的下方。
优选地,还包括合格品周转箱,所述的合格品周转箱位于滑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的检验工装中部的开口与要检测的火花塞橡胶护套的外形相对应;所述的检验工装中部开口的外形尺寸是要检测的火花塞橡胶护套的外形尺寸的1.1-1.2倍。
优选地,所述的支架为一面敞开,另三面封闭的长方体。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一手持火花塞橡胶护套“大头”处(橡胶部分),另一个手持火花塞橡胶护套“小头”处(尼龙骨架部分),依次放置于检验工装,骨架安装正确的制品能顺利通过检验工装中部的开口,骨架安装不正确的制品不能顺利通过检验工装中部的开口,有效降低骨架装反漏检的风险;
(2)本实用新型隔离挡板竖直地固定在操作平台的周围,一侧留有开口,一方面为了操作方便,可以将未检测的产品都放在操作平台上,这样增加检测速度,另一方面在挡板的作用下还能有效避免待检品混入合格品中;
(3)本实用新型设有滑板,还包括合格品周转箱,合格品周转箱位于滑板的一侧滑板固定在支架的内部,滑板位于检验工装的下方,合格品沿着滑板滑落到合格品周转箱内,降低了过程中人为触摸混装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要检验的火花塞橡胶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2、操作平台;3、检验工装;4、隔离挡板;5、滑板;6、支架;7、周转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三力橡塑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三力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57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