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表式蓝牙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6007.8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彭柯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尔达(厦门)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潘国庆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表 蓝牙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无线通信传递声音及数据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持移动通信终端(俗称手机)的广泛使用,人们渐渐发现接听电话及收看短信或联网信息时把手机从口袋或提包中拿出来会有某种不便之处。于是市场上各种蓝牙终端应运而生,蓝牙终端具有由蓝牙通信模块、送话器(喇叭)和受话器(麦克风)等组成的蓝牙单元,由显示板、显示电路元件、控制开关和主控制元件等组成的控制/显示单元,以及电池。电池向蓝牙单元和控制/显示单元供电。蓝牙单元中蓝牙通信模块与手机建立蓝牙无线通信,将受话器接收的使用者的语音信号转化成无线信号发给手机,并将手机送来的表达对方话音的无线信号转化成音频信号交给送话器变成声音;或者将手机送来的短信或联网信息交给控制/显示单元,在显示板上显示。使用者就可以不必掏出手机,直接用蓝牙终端(经过手机)与对方进行电话交谈或者观看短信或联网信息。早期的蓝牙终端,蓝牙单元的蓝牙通信模块、控制/显示单元和电池装载一个机壳中,蓝牙单元的受话器和送话器均在机壳外,它们通过信号线连接机壳中的蓝牙通信模块。使用时,送话器(耳塞机)塞在使用者的耳朵里,受话器垂在使用者的胸前。可是,送话器(耳塞机)塞在耳朵里,会使人感到不舒服。
因而,又有人发明了手表式的蓝牙终端,将蓝牙单元的蓝牙通信模块、受话器和送话器,控制/显示单元和电池都装在两根表带之间类似表身的壳体中。像传统的手表一样,两根表带分别通过针状的弹性连杆安装在该壳体的两侧。这种手表式蓝牙终端存在有如下缺点:1,两根表带与壳体的连接结构复杂,整体性差,成本高。2,壳体内的受话器与送话器之间会产生串音干扰,影响通话。尽管有人设计了各种消除串音干扰的电路和器件,但是,这样做除了增加成本之外,还要增加体积。因而,现有的手表式蓝牙终端还不能适应市场对于产品价格和体积的苛刻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整体性好、成本低的手表式蓝牙终端。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避免串音干扰且整体性好的手表式蓝牙终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手表式蓝牙终端,它有左表带、右表带、控制/显示单元和蓝牙单元;柔性塑料制成的主体,左、右两侧分别是左表带和右表带,中间是上端敞开的主机仓;刚性塑料制成的主支架埋设在主机仓中,控制/显示单元安装在主支架上;右表带的自由端埋设刚性塑料制成的蓝牙固定座形成外侧敞开的蓝牙仓,蓝牙单元安装在蓝牙仓中的蓝牙固定座上;右表带上部设外侧敞开的电缆仓,扁电缆安放在电缆仓中,扁电缆上各条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控制/显示单元及蓝牙单元上相应的电连接端头;柔性塑料制成的右装饰片封闭电缆仓的外侧面。
这种埋设了刚性主支架和蓝牙固定座的柔性主体,易于大批量生产,相对现有技术使用针状的弹性连杆连接两根表带及壳体的结构形式,成本低且免维护。其主体本身很柔软,佩戴的感觉很舒适。通过将控制/显示单元与蓝牙单元分离,使用者就可以不同的姿势使用它,例如使用者将佩戴手表式蓝牙终端的手腕举到面前,直接观看控制/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字符信息;或者使用者将佩戴手表式蓝牙终端的手腕上手掌举到自身邻近的耳朵旁,利用蓝牙单元进行语音交流,即可避免周围环境的干扰,又与人们最常用的休息姿态一致;使用时的感觉舒适、自然而且省力。
在推荐的实施结构中:所述主支架前侧壁设过孔,主体上主机仓前侧壁对应该过孔设对应的按钮孔;所述的控制/显示单元包含显示板、面盖、主电路板和按钮组件;显示板固定在刚性塑料制成的面盖上;面盖固定在主支架上;主支架的内部空间中安装主电路板和按钮组件的按钮开关,按钮组件中套在按钮开关的按钮上的按钮套穿过主支架前侧壁的过孔和主体上主机仓的按钮孔向外露出;主电路板上设有控制显示板的显示电路元件和连接按钮开关的主控制元件;主支架内设小空间安放电池。
这种结构形式,使用者可以像使用手表一样使用控制/显示单元,使用时的感觉自然、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尔达(厦门)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华尔达(厦门)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6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串口无线设备
- 下一篇:新型立体光固化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