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木材浸渍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6065.0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2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同创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K3/10 | 分类号: | B27K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木材 浸渍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材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全自动木材浸渍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木材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之材料,具备质轻,有较高强度,容易加工之优点;但木材也有容易变形、易腐、易燃等缺陷,因此,使用前对其进行必要的防护处理非常必要,包括阻燃、抑烟、防腐、防霉、防蛀、防白蚁、染色等。对木材进行上述处理通常采用真空加压浸渍处理方法。目前,木材真空加压浸渍处理设备大多数都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工序操作麻烦、生产效率低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效果好、操作方便的全自动木材浸渍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自动木材浸渍处理设备主要是由浸渍处理罐、药箱、加压泵、真空泵和智能控制柜组成,浸渍处理罐呈卧式结构,由罐门和罐体构成,罐门设于罐体的一侧,并与罐体密封配合和可通过人工或驱动装置开启与闭合,在罐体内部从罐门端设有滑动导轨,滑动导轨的另一端设有限位装置,滑动导轨由导轨固定架固定在罐体的底部,并与装料车配合使用,装料车从罐门在滑动导轨上移动或进出,并可以完全进入罐体内部。在罐体顶部设有进液电磁阀,进液电磁阀通过进液管与药箱连接,并在药箱的出口处设有过滤器,经过滤器后设置加压泵,加压泵用于对浸渍处理罐进行加压,在过滤器后、绕过加压泵设有旁通管,在旁通管和加压泵出口均装设有止回阀和阀门,在阀门后、进液电磁阀之前的进液管上还设有循环管连接到药箱,并在循环管上设有循环电磁阀,药箱、加压泵、循环管道和循环电磁阀便构成一个循环系统,在药箱配制处理液时,可对药箱内的处理液进行循环混合,使达到均匀的效果。在罐体底部设有排液电磁阀,并通过排液管连接到药箱,浸渍处理罐内的处理液可通过排液电磁阀和排液管回流至药箱。另外,在罐体顶部还设有真空电磁阀和安全阀,所述真空电磁阀通过管道与真空泵连接,真空泵采用水封式结构,其真空排液管与安全阀连接的泄压管汇流,并连接到排液电磁阀之后的排液管上,再由排液管回流至药箱。药箱设有便为观察液位的玻璃管液位计,并在药箱底部设有放空阀,同时在药箱上还设有溢流管。
为了显示与控制,在浸渍处理罐上还装设有压力检测仪表、真空控制仪表和液位控制器。加压泵、真空泵、循环电磁阀、排液电磁阀、进液电磁阀、压力检测仪表、真空控制仪表、真空电磁阀和液位控制器分别由电缆线与智能控制柜相连,在智能控制柜内设有变频器和控制器,所述变频器用于控制加压泵的循环流量和压力,所述控制器依据压力检测仪表、真空控制仪表及液位控制器采集到的现场数据或信号,经过计算、分析、判断后按照预先设定的运行模式或程序对加压泵、真空泵、循环电磁阀、排液电磁阀、进液电磁阀和真空电磁阀进行自动控制,并对采集的数据予以显示、储存或打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智能化自动化控制,可有效地避免烦琐的人工操作,其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并且对木材处理的效果也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浸渍处理罐,2、药箱,3、加压泵,4、真空泵,5、智能控制柜,6、溢流管,7、玻璃管液位计,8、放空阀,9、过滤器,10、旁通管,11、止回阀,12、阀门,13、循环管,14、循环电磁阀,15、排液管,16、排液电磁阀,17、导轨固定架,18、滑动导轨,19、装料车,20、进液管,21、进液电磁阀,22、压力检测仪表,23、真空控制仪表,24、真空电磁阀,25、安全阀,26、泄压管,27、液位控制器,28、限位装置,29、电缆线,101、罐门,102、罐体,401、真空排液管,501、变频器,502、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木材浸渍处理设备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同创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同创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60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